[实用新型]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037.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婧璇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部和设置清除部上的操作杆,所述清除部由外表壁位于顶部和操作杆固定连接的套管和设置在套管一端的回收瓶和活塞体构成,所述套管内表壁靠近回收瓶固定设置有圆形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底部设有一个切向分布且呈一体结构的刮板,而且位于刮板的上部,套管的外表壁开有一个缺口,当采用刮板刮去耦合剂后,堆积的耦合剂被导入套管内,套管内设有一个活塞盘,活塞盘的外表壁固定设有一个容置于缺口内的弧形板,活塞盘在套管内滑动时,利用弧形板配合套管内壁形成一个沉槽状,由此可收集套管内的耦合剂并向两端输送置回收瓶内,由此可长时间进行刮擦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B超在目前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耦合剂来减少气泡和空气的介入,B超耦合剂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胶体,它是用来排除探头和被测物体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能有效地穿入被测物达到有效检测目的。
目前,耦合剂在使用后一般均是采用纸巾或者医用棉直接擦去造成浪费而且不卫生,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1338646.1提出的一种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包括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内部安装有旋转球,旋转球下部安装有清除块,清除块内安装有擦拭海绵块,在清除块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刮板,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海绵擦拭,其不足之处为:只能短时间擦拭,海绵吸收部分耦合剂后容易对擦拭部位造成二次污染;海绵拆卸时容易污染操作者,而且具有蓄水功能,整体拆卸,清洗操作不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采用海绵擦拭耦合剂时,因海绵的吸附功能,容易对擦拭部位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只能短时间使用以及海绵回收利用时拆卸清洗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B超耦合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部和设置清除部上的操作杆,所述清除部由外表壁位于顶部和操作杆固定连接的套管和设置在套管一端的回收瓶和活塞体构成,所述套管内表壁靠近回收瓶固定设置有圆形导流板,所述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圆形导流板上靠近端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和套管内表壁配合使用的活塞盘,所述活塞杆和圆形导流板呈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一体式且呈切向分布的刮板,所述套管的外表壁位于刮板的上部开设有轴向分布的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缺口的下端面和刮板的上端面重合且和上端面呈平行分布,所述活塞盘的外表壁焊接有一个容置于缺口内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位于活塞盘的两侧,所述圆形导流板的一侧位于圆心的下部开设有和回收瓶配合使用的导流孔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个回收瓶且位于其内表壁固定设置有和圆形导流板呈轴向对称分布的封板,所述封板上开设有和导流孔一同轴心分布的导流孔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回收瓶为半圆状且上设有一个半圆状的瓶嘴,所述瓶嘴的外表壁固定设置有一个和瓶嘴同轴心分布的限位弧板,所述套管的一端深入瓶嘴和限位弧板形成的卡槽内且呈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板上远离套管的一端卡接有楔形状的胶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塞杆的外表壁靠进另一端旋合有拨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婧璇,未经王婧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