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水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075.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2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平;张斌;王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迈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703;H01R13/52;H01R13/502;H01R4/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张广兴;李永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水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水插座,包括绝缘件、上盖、第一防水硅胶垫、火线插片、火线底部连接片、火线侧面连接片、火线引入片、零线插片、零线底部连接片、零线侧面连接片、零线引入片、火线内浮动件、火线外浮动件、零线内浮动件和零线外浮动件。所述插座进行了安全升级,只有在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都插入时,火线插片和零线插片才会带电,所以更安全。另外,所述火线插片和火线引入片,以及零线插片和零线引入片通过非接触式的驱动复位结构实现电路的导通和断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实现隔离式驱动,无接触磨损,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水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用电安全,人们实用新型了很多种安全插座,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后,插座内的火线插片和零线插片才开始带电,在插头未插入插座时,插座内的火线插片和零线插片是不带电的,即使人们尤其是小朋友把手指或金属针类的物品插入插座内,也不会误触电,所以更安全,深受人们喜爱。
专利号为CN201310358030.5,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水防触电安全插座”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较为典型的安全防水插座,该安全防水插座包括电气线路腔、控制输入腔、面板;电气线路腔包括电源进线、及在所述电源进线上串接两个可自动复位的双刀单掷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安装在电气线路腔腔壁上,其安装位置均设有带O型圈的开关防水帽;面板上有两个独立的插槽,插槽内分别设有经两个控制个开关与电源进线连接的零线触片、火线触片;插槽内设推杆,推杆一端设在插槽内,另一端设在控制输入腔内;推杆分别与弹性部件相连;插头与零线触片、火线触片相接,并推动推杆经过一个带触发面板的平衡联动机构触碰控制开关,使两个控制开关同时闭合,电源的进线经控制开关与零线触片、火线触片、插头形成一个回路,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防水、防触电,非常好,但该方案仍有缺点,插入火线插针时,火线插片就会通电,插入零线插针时,零线插片就会通电,这样当有人用一字螺丝刀插入任一插座插孔时,仍会触电,虽然这种机会较小,但仍算是安全隐患。另外该方案火线插槽推杆和零线插槽推杆与绝缘壳体仍然是直接接触,需要相对运动,所以水仍然会从两者的配合间隙处进入,有磨损,使用次数越多,间隙越大,防水效果也越差,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安全、防水效果更好的安全防水插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防水插座,包括绝缘件、上盖、第一防水硅胶垫、火线插片、火线底部连接片、火线侧面连接片、火线引入片、零线插片、零线底部连接片、零线侧面连接片、零线引入片、火线内浮动件、火线外浮动件、零线内浮动件和零线外浮动件;
所述绝缘件上设有火线内浮动件滑槽、零线内浮动件滑槽、火线外浮动件滑槽、零线外浮动件滑槽,所述火线内浮动件可在火线内浮动件滑槽上下滑动,所述零线内浮动件可在零线内浮动件滑槽上下滑动,所述火线外浮动件可在火线外浮动件滑槽内上下滑动和内外滑动,所述零线外浮动件可在零线外浮动件滑槽内上下滑动和内外滑动;
所述绝缘件上设有相互隔离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所述火线插片设置在火线插孔内,所述零线插片设置在零线插孔内,所述火线内浮动件滑槽与火线插孔相连通,所述火线内浮动件位于火线插片的一侧或两侧,所述火线内浮动件下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零线内浮动件滑槽与零线插孔相连通,所述零线内浮动件位于零线插片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零线内浮动件下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上盖设置在绝缘件的上表面,用于防止火线内浮动件和零线内浮动件脱出;
所述火线内浮动件和零线内浮动件位于绝缘件的内部,所述火线外浮动件和零线外浮动件位于绝缘件的外部,所述上盖设置在绝缘件的上表面,用于防止火线内浮动件和零线内浮动件脱出,所述第一防水硅胶垫设置在上盖和绝缘件之间,所述第一防水硅胶垫上设有用于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穿过的避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迈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龙迈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