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0099.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司成双;于晓光;成博;迟金云;张玉敏;张小菊;刘文华;潘众喜;朱春阳;王壮;胡国新;冯来德;李跃鹏;韩笑;李松桅;卫金钰;司金莎;韩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肢体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涉及牵引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病人肢体抬起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有两个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四根螺杆,所述壳体内腔侧壁通过固定架固定有两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螺杆表面底部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位于同一底板顶端的同步带轮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位于同一底板上的螺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顶端通过安装架固定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对挂杆进行升降和转动等操作,可以变换挂钩的位置,可以利用挂钩和带类夹持器具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灵活的牵引,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治疗后护理时需要对肢体进行消毒,需要病人护理部位保持合适位置和角度以便于医生操作,现有的病人消毒体位固定方式以固定装置设置绷带捆绑病人需消毒部位,装置整体不可调节,操作时需人工调节合适位置,人力、物力消耗大;而且现有采用绷带捆绑,病人需消毒部位被绷带隔离,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消毒液耗费较多;另外,绷带捆绑病人需消毒部位可靠性不足,易造成病人二次受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有两个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四根螺杆,所述壳体内腔侧壁通过固定架固定有两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螺杆表面底部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位于同一底板顶端的同步带轮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位于同一底板上的螺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顶端通过安装架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均固定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中间板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表面底部均固定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直杆表面顶部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固定有圆杆,所述圆杆顶端固定有挂杆,所述挂杆底端固定有两个圆形挂钩和一个方形挂钩。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构成一条闭合回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直杆与套筒为间隙配合,套筒侧壁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转动连接有顶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螺杆顶端转动连接在壳体顶壁上,中间板顶端设有多个向下贯穿的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螺杆与中间板紧密旋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顶部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第二电机构成一条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端四角均固定有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
1、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对挂杆进行升降和转动等操作,可以变换挂钩的位置,可以利用挂钩和带类夹持器具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灵活的牵引,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移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肢体牵引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图中:1壳体、2底板、3螺杆、4第一电机、5控制面板、6链条、7中间板、8第二电机、9第一斜齿轮、10直杆、11第二斜齿轮、12方形挂钩、13套筒、14挂杆、15圆形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未经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0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