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0839.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家亮;王载富;禹理智;王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4 | 分类号: | B21D37/04;B21D43/0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包括芯棒、直线驱动装置和冲头。冲头中设有通孔,芯棒穿过冲头由通孔露出,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芯棒轴向运动。该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在冲压之前可以伸出芯棒导正工件的相对位置,使其冲压位置更加准确,提高冲压精度。而在工件冲压时缩短芯棒,芯棒可以作为冲压成型的部分模具,也可以缩入冲头中,不影响冲压工件的加工。在冲压完成后芯棒可以伸出顶开工件,避免传统上模容易存在工件粘附上模的现象,可以有效保证冲压机加工的连续,并且其结构紧凑、经济适用性强。此实用新型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冲压加工中,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质量稳定、能耗少等优点,在机械制造领域广泛应用。针对一般冲压加工,通常会设置有模具,具体上会分为上模和下模,一般下模是固定不动的,通过压力机带动上模向下模移动完成冲压。但是普通的上模通常结构比较单一简单,容易导致工件错位造成冲压质量差。同时冲压完的工件也容易粘附在上模上,造成加工不连续,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实用的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包括芯棒、直线驱动装置和冲头,冲头中设有通孔,芯棒穿过冲头由通孔露出,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芯棒轴向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可升降的支架,芯棒、直线驱动装置和冲头均安装到支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固定于芯棒之上,第二限位组件固定于支架之上,第二限位组件能抵住第一限位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依次位于不同轴向位置处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二限位组件为挡板,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架上设有导块,导块上设有供芯棒穿过的长孔,冲头固定在长孔末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芯棒末端缩小形成冲压芯段,芯棒穿过并露出通孔部分为冲压芯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冲压芯段露出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二挡块到挡板的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芯棒未缩小部分的截面大于通孔,冲头的上端设有连通到通孔的腔室,腔室的截面大小与长孔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直线驱动装置为直线气缸。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位于冲头下侧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带活动芯棒的上模组件,芯棒穿过冲头伸出,并利用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芯棒轴向运动,在冲压之前可以伸出芯棒导正工件的相对位置,使其冲压位置更加准确,提高冲压精度,而在工件冲压时缩短芯棒,芯棒可以作为冲压成型的部分模具,也可以缩入冲头中,不影响冲压工件的加工,在冲压完成后芯棒可以伸出顶开工件,避免传统上模容易存在工件粘附上模的现象,可以有效保证冲压机加工的连续,并且其结构紧凑、经济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0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废渣砖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潮的集成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