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乐器声响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2924.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吕云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云馨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杜正国;陆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 声响 放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声响放大装置,包括:喇叭状槽体与钵状环形底座;喇叭状槽体底面的凸块,则是固定装设于钵状环形底座底部的浅凹部;且相对于乐器声响放大装置的内部,则形成中空环形腔体;其中,钵状环形底座开口与喇叭状槽体边缘之间,则设置有环形出音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借由大提琴演奏时尾针所传导至乐器声响放大装置的音频震动效应,并经由乐器声响放大装置内部中空环形腔体的特殊几何结构空间对于琴音的反射与扩散作用,得以大幅增加琴音响度且同时以360度的方向经由环形出音孔来扩散至演奏空间,进而形成以演奏者为中心的立体环绕音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声响放大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可提供大提琴于演奏时增加琴音响度及产生立体环绕音场的乐器声响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习式大提琴所使用的扩音箱,内部则实为中空的空间结构,而大提琴所产生的音频震动效应则仅能借由箱体四周的格板来反射以增加琴音的响度;然,仅借由格板的平面结构对于琴音反射放大所造成的琴音响度增加的效果有限。再者,习式扩音箱仅在箱体周围来个别挖设少数的出音孔,因此,经箱体所发出的琴音则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而无法提供立体环绕的音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借由大提琴演奏时尾针所传导至乐器声响放大装置的音频震动效应,并经由乐器声响放大装置内部中空环形腔体的特殊几何结构空间对于琴音的反射与扩散作用,得以大幅增加琴音响度且同时以360度的方向经由环形出音孔来扩散至演奏空间,进而形成以演奏者为中心的立体环绕音场。
一种乐器声响放大装置,包括:喇叭状槽体与钵状环形底座;喇叭状槽体的底面,则设置有凸块;钵状环形底座的底部,则设置有浅凹部。喇叭状槽体底面的凸块,则是固定装设于钵状环形底座底部的浅凹部;且相对于乐器声响放大装置的内部,则形成中空环形腔体;其中,钵状环形底座开口与喇叭状槽体边缘之间,则设置有环形出音孔。
以下谨以二具体实施例,且佐以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喇叭状槽体的立体图。
图3是钵状环形底座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乐器声响放大装置
2 喇叭状槽体
21 凸块
3 钵状环形底座
31 浅凹部
51 中空环形腔体
52 环形出音孔
6 大提琴
61 尾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云馨,未经吕云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2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制泵站的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音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