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菌采样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3660.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3/34 |
代理公司: | 湖南中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9 | 代理人: | 杨筠 |
地址: | 3001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菌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可无损二次开启的新型无菌采样袋,其结构由原生聚乙烯复合材质塑料薄膜制成,上设有开口,且开口端上设有滑动压条和易撕线,及袋体背部设有翻盖式的密封带,在密封带和袋体正面均设有一条双面胶粘贴带,所述粘贴带由两面涂有压敏胶的绵纸组成,因此在袋子封口后如遇外力二次开启时会改变样品的原始状态,留下开启后的痕迹,以实现在袋体密封过后无损情况下无法进行二次开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采样袋,尤其指一种不可在无损状态下可进行二次开启的无菌采样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实验和检测工作中往往需要采集样品用于鉴定等,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挤压导致破损污染或在送检过程中被人为篡改替换而无法察觉,对样品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难以保证化验、实验数据的准确客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具有防止无菌采样袋被外力无损二次开启的功能,有效避免采样袋内样品被污染或替换的一种新型无菌采样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无菌采样袋,包括带有内部空间的袋体、设置于袋体上部一侧的易撕线、及设置于易撕线下端的可滑动打开或闭合的压条;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采用由二层原生聚乙烯复合材质的塑料薄膜相叠压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正面还固定设有一粘贴带,所述粘贴带上设有一易撕的封带;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为采用塑料制作而成的密封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为更好的对袋体进行密封,所述袋体的开口端还固定设有一密封带,所述密封带的一端固定粘贴于袋体的背面,另一端可与设置于袋体正面的粘贴带相粘贴,以对袋体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带为压敏胶双面贴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易撕线为断续穿孔线或压沟线或变薄线等方便撕开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条为滑动压条,以通过左右滑动以打开袋体可关闭袋体的开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粘贴带,可以是涂有胶粘剂的布带、塑料带、塑料薄膜带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可无损二次开启的无菌采样袋,其结构由原生聚乙烯复合材质塑料薄膜制成,上设有开口,且开口端上设有滑动压条和易撕线,及袋体背部设有翻盖式的密封带,在密封带和袋体正面均设有一条双面胶粘贴带,所述粘贴带由两面涂有压敏胶的绵纸组成,因此在袋子封口后如遇外力二次开启时会改变样品的原始状态,留下开启后的痕迹,以实现在袋体密封过后无损情况下无法进行二次开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袋体、2:压条、3:易撕线、4:密封带、5:粘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菌采样袋,包括袋体1、设置于袋体1的开口端的易撕线3及设置于易撕线3的下端的压条2;
进一步的,袋体1的开口端处还设有一密封带4,密封带4的一端与袋体1的背面固定粘合,另一端可绕过袋体1的开口端,与袋体1的正面粘合设置的粘贴带5进行粘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3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皮带张紧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遮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