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4926.8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树;杨鹏军;曹庆安;梁传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青宇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包括醇沉罐、搅拌器、流量计、进料管、冷冻水管夹套、上清液出料管和温度检测变送器,进料管连通在醇沉罐的上部且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流量计设置在进料管上,搅拌器设置在醇沉罐的顶部且搅拌器的搅拌桨叶至少部分伸在醇沉罐内部,上清液出料管连通在醇沉罐的一侧,上清液出料管上设有上清液出料阀,冷冻水管夹套套设在醇沉罐的外周,冷冻水管夹套上设置有冷冻水调节阀,温度检测变送器设置在醇沉罐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精准、稳定控温,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制约中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药提取生产中,醇沉工段的自动化程度将是中药提取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中药厂提取车间的醇沉工段的自动进出料、实时温度检测、实时控制温度,一直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效率太慢,其中,现有的醇沉控温方式,多采用机械式双金属温度计、人工读数手动开关阀门控温。人工操作为主,读数误差大,手动操作响应时间慢,对醇沉控温不稳定,物料的稳定性也差,对企业效益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精准、稳定控温的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包括醇沉罐、搅拌器、流量计、进料管、冷冻水管夹套、上清液出料管和温度检测变送器,所述进料管连通在所述醇沉罐的上部且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上,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醇沉罐的顶部且搅拌器的搅拌桨叶至少部分伸在所述醇沉罐内部,所述上清液出料管连通在所述醇沉罐的一侧,所述上清液出料管上设有上清液出料阀,所述冷冻水管夹套套设在所述醇沉罐的外周,所述冷冻水管夹套上设置有冷冻水调节阀,所述温度检测变送器设置在所述醇沉罐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包括两个支管,分别为乙醇进料管和药液进料管,所述乙醇进料管上设有乙醇进料阀,所述药液进料管上设有药液进料阀。
进一步地,所述醇沉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具有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连通在醇沉罐的上部,且所述真空管道上具有真空阀和放空阀。
进一步地,所述上清液出料管一端倾斜伸在所述醇沉罐内,所述上清液出料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上清液出料管的旋转支杆,且所述旋转支杆设置在所述醇沉罐的外侧,所述旋转支杆的下端与所述上清液出料管连接,所述旋转支杆的上端与所述醇沉罐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清液出料管的倾斜角度为100~130°。
进一步地,所述醇沉罐上具有出料通孔,所述上清液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出料通孔内,所述出料通孔远离所述醇沉罐内部的一端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醇沉罐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醇沉罐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变松器设置在所述醇沉罐的下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控温的醇沉控制装置,实现了精准、稳定控温,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青宇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青宇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4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