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5136.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振;高霖;孔超;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加载 实验 演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模拟梁以及用于对模拟梁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两根螺杆、分别与所述两根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两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两螺母之间的加载头以及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转动的两电机,所述两电机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两根螺杆通过两螺母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所述加载头上下移动对所述模拟梁进行加载。本实用新型装置,两电机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两根螺杆通过两螺母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所述加载头上下移动对所述模拟梁进行加载,从而让学生可以了解建筑梁在加载过程中外部的形态变化,加深学生对教学的理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教学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是指在现场依照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板制作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为学生演示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力情况下的形态变化,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相关的演示器材,学生难以理解建筑梁加载后的外部变化和内部变化,制约了对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建筑梁在加载后的外部变化和内部变化,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模拟梁以及用于对模拟梁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两根螺杆、分别与所述两根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两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两螺母之间的加载头以及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转动的两电机,所述两电机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两根螺杆通过两螺母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所述加载头上下移动对所述模拟梁进行加载。
进一步,所述加载头包括横梁以及可沿横梁滑动的加载杆,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于两螺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两螺母连接,所述加载杆竖直设置且所述加载杆的底部设置有加载触头。
进一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加载杆水平位置的水平刻度。
进一步,所述加载触头和加载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测试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加载杆为两组,两组加载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连接固定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以及设置在两组加载杆的顶部用于将两组加载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固定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两螺母的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横梁与两螺母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两电机底部的支承座。
进一步,所述模拟梁包括钢筋骨架模型以及一体成型于钢筋骨架模型外的混凝土模型,所述钢筋骨架模型和混凝土模型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模型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建筑梁加载实验演示装置,两电机分别驱动两根螺杆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两根螺杆通过两螺母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所述加载头上下移动对所述模拟梁进行加载,从而让学生可以了解建筑梁在加载过程中外部的形态变化,加深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透过透明的混凝土模型直观地观察到混凝土模型内钢筋骨架模型的结构,并且钢筋骨架模型和混凝土模型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对本实验梁施加各种方向的载荷,从而观察本实验梁在变形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达到对教学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在B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5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机的制动装置和皮带机的动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模拟道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