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片输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5564.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9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椙山秀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输送 单元 以及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输送单元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薄片输送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并将薄片沿薄片输送导件输送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部的转印位置,薄片输送单元具有:对位辊部,其设置在转印位置的上游侧,具有相向设置以夹持薄片的第一对位辊及第二对位辊,对位辊部对薄片的前端进行对齐;其中,在第二对位辊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第二对位辊的轴向延伸的螺旋状的凹部。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因为褶皱无法被展开导致的薄片出现破损的情况,以及避免纸尘附着在薄片上,从而导致的图像形成质量下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薄片输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将从供纸盒取出的薄片向转印部的转印位置输送的薄片输送单元的对位辊部用于对薄片的前端的位置进行对齐,以实现薄片的位置的调整,之后,对位辊部将对齐后的薄片向转印位置输送。
然而,由于对位辊部沿薄片的宽度方向夹持薄片的大部分,因此,当薄片由于倾斜而产生褶皱时,褶皱无法消除,导致对位辊部将薄片撕破。另外,当对位辊部工作一段时间后,薄片上的纸尘容易附着并堆积在对位辊部上,如果对位辊部上的纸尘又粘在后续输送的薄片上,会对图像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为褶皱无法被展开导致的薄片出现破损的情况及避免图形形成质量下降的薄片输送单元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的薄片输送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并将薄片沿薄片输送导件输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部的转印位置,所述薄片输送单元具有:对位辊部,其设置在所述转印位置的上游侧,具有相向设置以夹持所述薄片的第一对位辊及第二对位辊,所述对位辊部对所述薄片的前端进行对齐;其中,在所述第二对位辊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对位辊的轴向延伸的螺旋状的凹部。
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原稿输送部,输送待转印的原稿;扫描仪部,读取所述原稿以生成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转印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在薄片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薄片输送单元,其将所述薄片沿薄片输送导件输送至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定影部,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上;所述薄片输送单元具有:对位辊部,其设置在所述转印位置的上游侧,具有相向设置以夹持所述薄片的第一对位辊及第二对位辊,所述对位辊部对所述薄片的前端进行对齐;其中,在所述第二对位辊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对位辊的轴向延伸的螺旋状的凹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因为褶皱无法被展开导致的薄片出现破损的情况,以及避免纸尘附着在薄片上,从而导致的图像形成质量下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从正面观察的薄片输送单元的对位辊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察的对位辊部的第二对位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察的对位辊部的第一对位辊及第二对位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察的聚酯薄膜与第二对位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薄片输送单元的对位辊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薄片输送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定义与薄片(纸张)相关的“输送方向”为从供纸盒通过薄片输送单元朝向排纸部的方向,即将供纸盒端作为“上游侧”,排纸部端作为“下游侧”。另外,“上方”和“下方”是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常放置于地面时候的“上”和“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5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火焰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轧辊轴承座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