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光变色的便携式篷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6273.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陈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8;B32B27/36;B32B3/24;E04H15/64;E04H15/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15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光 变色 便携式 篷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光变色的便携式篷布,包括篷布主体和包边,所述篷布主体包括聚酯纤维基布层、上树脂纤维层和下树脂纤维层,所述篷布主体的边沿处设置有包边,所述篷布主体还包括波浪形光感变色层,所述波浪形光感变色层设置在上树脂纤维层上,所述篷布主体的穿线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包边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包边一侧设置有缠绕带和提手,所述缠绕带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本实用新型,包边内设置有导电件,能够很好的将静电导出,避免了静电积累在篷布主体上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篷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光变色的便携式篷布。
背景技术
篷布是一种高强度、具有良好韧性及柔软程度的防水材料,篷布覆盖在相应位置处时,常常需要通过绳子连接进行固定,现有的篷布不方便绳子的连接,篷布长时间使用上面积累静电,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篷布颜色单一,视觉体验较差,而且篷布体积较大,卷起后无法方便进行固定,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变色的便携式篷布,能够将静电导出、方便绳子连接、视觉体验好、方便进行固定和携带不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光变色的便携式篷布,包括篷布主体和包边,所述篷布主体包括聚酯纤维基布层、上树脂纤维层和下树脂纤维层,所述篷布主体的边沿处设置有包边,所述篷布主体还包括波浪形光感变色层,所述波浪形光感变色层设置在上树脂纤维层上,所述篷布主体的穿线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包边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包边一侧设置有缠绕带和提手,所述缠绕带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采用不锈钢丝。
优选的,所述波浪形光感变色层远离上树脂纤维层的表面粘接由透明塑料薄膜层。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公贴位于缠绕带的一端端部,所述魔术贴母贴位于缠绕带的另一端端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和圆形橡胶片,所述圆形橡胶片镶嵌在固定环内壁上,所述圆形橡胶片上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包边内设置有导电件,能够很好的将静电导出,避免了静电积累在篷布主体上产生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缠绕带和提手配合,缠绕带用于对篷布主体的缠绕固定,提手用于方便手提,从而方便了该设备的携带;
3、本实用新型,波浪形光感变色层能够进行感光变色,给人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能够方便绳子和篷布主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篷布主体;2、固定件;3、包边;4、提手;5、魔术贴公贴;6、缠绕带;7、固定环;8、圆形橡胶片;9、波浪形光感变色层;10、上树脂纤维层;11、聚酯纤维基布层;12、下树脂纤维层;13、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6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升降的多功能台车模板
- 下一篇:可转向的开槽机锯片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