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7191.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文;黄群;顾海军;施煜彬;任自华;贺成;杨天徐;侯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B65G69/14;B65G6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赵成磊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左右 螺旋 | ||
一种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包括:筒仓、螺旋送料杆、钢篦子、卸料槽、给料机,双向送料的螺旋送料杆中部通过卸料沟将煤料送入正下方的钢篦子、卸煤槽、给料机中,筒仓为上下尺寸相同的平直段结构;筒仓尺寸根据土建框架净空设计,可最大限度利用空间,降低筒仓高度,降低土建及上料系统造价,增强土建结构稳定性;筒仓上下尺寸相同,彻底杜绝物料“搭桥”堵塞情况;出料口设在筒仓下方,结构紧凑,便于工艺专业的设备布置;左右螺旋给料机对物料进行连续挤压,输送物料的同时对结团物料进行进一步破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化工或其他行业颗粒状固体的连续给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
背景技术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筒仓是最为常见的煤料贮存设备,现有的卸料设备有振动给料机、皮带(刮板)给料机等,这些给料机功能比较单一,对于筒仓里面的原料板结,“搭桥”等现象无能为力,目前的防堵技术亦不能彻底根除筒仓堵塞,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因为筒仓出口都要做成收缩状,为便于落料其母线与水平面需大于一定角度,这样,在规定筒仓容积的情况下,筒仓高度需要做的极高,土建支撑结构及上料系统抬升高度亦随之升高,除了导致结构中心偏高,抗震能力下降外,造价也显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包括:筒仓1、螺旋送料杆2、钢篦子3、卸料槽4、给料机5,多个螺旋送料杆2并排安装在筒仓1的下端,加工有矩形落料孔的钢篦子3与筒仓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螺旋送料杆2上设置有左、右螺旋页21且左、右螺旋页21对称分布在螺旋送料杆2中心长度两侧,钢篦子3垂直螺旋送料杆2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螺旋送料杆2的长度中心正下方,钢篦子3的正下方安装有卸料槽4,给料机5置于卸料槽4出口的正下方,螺旋送料杆2通过动力组件6带动旋转。
双向的螺旋送料杆2将筒仓1中的煤料螺旋推送到中间位置,从钢篦子3的落料孔中落到卸料槽4中进而落到出口下方的给料机5上,由给料机5输送到目的地,其中给料机5可以是震动给料机、皮带(刮板)给料机,本实用新型将卸料槽4设置在筒仓1的下方,一方面结合双向螺丝送料的特点,另一方面避免单向出料时筒仓出料口与受料设备(输送皮带、运料车等)错开布置的方式,提高结构紧凑性,降低建筑成本。其次,钢篦子3的作用如下:螺旋送料杆2停运时,钢篦子3上方的煤料不会受到上方煤料的挤压而形成自锁,不再往下掉落便于下方设备的检修。
优选的,所述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螺旋送料杆2中左、右螺旋页21在中心交界处首尾相连,形成首尾相连的卸料沟22。
一方面,首尾相连的螺旋叶可增加螺旋送料杆2的送料长度,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螺旋推送的煤料顺利落到下方钢篦子3上并通过落料孔进入卸料槽4中,避免螺旋推进的料落到钢篦子3的作用范围以外。
优选的,所述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卸料沟22位于钢篦子3的正上方且宽度小于钢篦子3的宽度,卸料沟22与钢篦子3的宽度差为煤料沟22宽度的5%~10%。
优选的,所述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筒仓1为上下尺寸相同的平直段结构。代替传统的圆锥或圆台状筒仓结构,平直状结构的筒仓1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降低筒仓高度,降低土建及上料系统造价,增强土建结构稳定性,其次,上下尺寸相同的筒仓1可彻底杜绝物料“搭桥”堵塞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的筒仓可为圆柱形、棱柱形或其他上下尺寸相同的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动力组件6包括伺服电机、链条、齿轮,其中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套接有主动齿轮,螺旋送料杆2的端部轴承穿过筒仓1的仓壁且与仓壁之间通过滚动轴承实现无摩擦式转动连接,螺旋送料杆2的两端部轴承均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一端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进而带动螺旋送料杆2的转动,其中动力组件6设置在筒仓1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新型左右螺旋给料机,每个螺旋送料杆2对应一个动力组件6,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机,经过减速机减速后将大转矩、低角速的动力传送给螺旋送料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