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7361.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8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陈文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F25/14;A01G7/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综合 农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属于地下农场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生态区、收割储藏区、植物补光灯、墙体、上部出口、下部出口、输水管道、发酵池、排水孔、上部连通口、下部连通口、紫外线灯、出入门,所述的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设置在地面的下方,生态区、收割储藏区和发酵池整体经墙体围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充分开发地下资源,有效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收集雨水进行循环使用,并有效解决普通农场破坏排泄物和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导致产量低下、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污水排放污染环境,且秸秆和污水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农场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
背景技术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不仅是任何物质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存和必需的物质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然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与严重浪费土地而出现人地矛盾,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1.33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4%。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只有挖掘土地内部潜力,走土地内涵开发模式的集约化利用道路。目前由于农场主的能力,很多农场忽略了保持生态平衡,农场中被污染的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很简单的处理便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而且不能做到水资源循环使用,水资源浪费严重,生态农场中牲畜的排泄物也只是堆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自然发酵,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且容易滋生病菌,农作物的秸秆焚烧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伤害,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循环利用,目前很多的肥料都具有一定的毒性,随着雨水冲入河流污染河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且对土地存在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主要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张和普通农场破坏排泄物推积滋生细菌,污水简单排放污染水资源,秸秆堆积占用土地资源,肥料污染环境,排泄物、水资源、秸秆等不能得到很好的循环使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包括蓄水池、生态区、收割储藏区、植物补光灯、墙体、上部出口、下部出口、输水管道、发酵池、排水孔、上部连通口、下部连通口、紫外线灯、出入门,所述的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设置在地面的下方,生态区、收割储藏区和发酵池整体经墙体围成;蓄水池顶面与地面相同,生态区在蓄水池左侧,蓄水池和生态区的一端通过输水管道相连,生态区左侧设有收割储藏区,生态区后侧设有发酵池,收割储藏区与生态区和发酵池相连;生态区设有植物补光灯和紫外线灯;所述的蓄水池上部设有盖板,盖板底部靠近生态区的一侧设有出水孔,出水孔靠近内部一侧设有阀门,阀门靠近内部一侧设有水篦子,出水孔和生态区通过输水管道进行联通;生态区在蓄水池侧方,且生态区水平面高度低于蓄水池水平面高度,生态区通过隔板A分割成水域区和农作物区,隔板A靠近输水管道一侧设有下水孔,下水孔下方连接有灌溉系统;水域区高度大于农作物区,水域区底部靠近蓄水池一侧设有进水孔与输水管道相连接,水域区靠近收割储藏区远离蓄水池一侧,且靠近远离发酵池一侧墙体设有入水楼梯,入水楼梯设有休息平台,水域区靠近发酵区底部设有排水孔并连有排水管通向发酵区;
农作物区设有种植区和通道,通道在农作物区两侧及中间分布三条,灌溉系统在两块种植区居中分布,靠近侧边通道的和下部空间设有下部出口,农作物区靠近发酵区侧设有下部连通口;
收割储藏区通过隔板B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隔板B远离生态区一侧设有楼梯口,上部空间靠近水域区一侧设有上部出口;下部空间在楼梯口下部设有上下楼梯,上部空间与发酵池的临时储藏区通过出入门相连通,出入门设在靠近排水孔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