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矿石煤基氢冶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8485.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华;雷鹏飞;权芳民;张红军;王永刚;张志刚;王建平;寇明月;马胜军;邢德君;靳建毅;吴振中;鲁逢霖;边立国;郭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14 | 分类号: | C21B13/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矿 石煤 冶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矿石煤基氢冶金装置,包括备料装置、焙烧炉、蓄热式换热器,备料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混料机、造球机和湿球干燥机,湿球干燥机与焙烧炉连接,焙烧炉的气体出口与蓄热式换热器的气体入口相连通,焙烧炉的出料口与深加工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蓄热式换热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焙烧炉和湿球干燥机的气体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的炉膛空间对球团表面以及球团表面对球团芯部的传热特性,决定了在球团还原过程中存在煤热解氢还原过程和碳气化氢还原过程,且在热态下交织在一起,相互耦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高温低热值冶金燃气、高温高压蒸汽实现循环使用,从而解决铁矿石还原流程长、耗能大、必须大量使用焦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和矿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矿石煤基氢冶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炉炼铁是依靠冶金焦炭为还原剂及燃料的冶炼技术,其工艺过程是典型的碳冶金过程。全世界高炉炼铁的年产能非常大,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需要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冶金焦炭,高质量的冶金焦炭是靠昂贵的粘结性炼焦煤炼制而成的,全世界炼焦煤只占总煤炭储量的8-10%,高炉炼铁规模的逐渐扩大,将使炼焦煤越来越稀缺。
碳冶金过程中,冶金焦炭中的C元素高温下被CO2气化产生CO,CO再作还原剂脱除铁矿石中铁氧化物的氧。即:铁矿石还原是一个以CO2为气化剂的碳气化反应(CO2+C→2CO -165.8kJ/mol)为核心、将C气化成CO做还原剂的系列冶金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强吸热反应,碳气化反应每产生1mol的CO需要消耗82.9kJ热量,这个热量占到高炉总热耗的60%左右。同时,由于CO的分子半径大,在铁矿石内部的渗透速度较慢,因此,铁氧化物在还原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热量消耗较大。
氢冶金过程中,用H2作还原剂,H2的分子半径小,是一种最活泼的还原剂,其渗透速度约是CO的5倍、还原潜能是CO的11倍,能够很容易渗透到铁矿石内部。因此,与碳冶金比较,氢冶金可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度,热量消耗大大降低,具有极大的产能优势和节能减排优势。
实现氢冶金过程的关键,是如何得到廉价的H2。有人将焦炉煤气(含有大量H2)回用到高炉中,也有人将焦炉煤气中的H2及其中的CH4重整成H2和CO一并用于气基还原竖炉,还有人提出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的方案,但这些H2还原铁矿石方法,都需事先制造出H2,然后再将H2用于铁矿石的还原,生产工艺过程复杂、能耗和成本较高,没有得到产业化应用。
事实上,通过煤的充分热解过程与铁氧化物还原过程的热态交集,就可以得到足够的H2,从而实现氢冶金过程。
在传统的“铁烧焦”炼铁工艺中,焦炉产出的焦炭作为高炉的还原剂及燃料。由于焦炉的传热特点,在焦炉的炭化室里发生的煤热解是不充分的,产出了焦油、苯、萘、烷、烯、烃等煤化工产品,在焦炉煤气中H2含量只有60%左右,这些H2与高炉还原铁矿石的过程没有任何交集。
煤的热解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或惰性气氛的条件下加热,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煤炭的主体结构是三维高分子化合物,由结构相类似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共价桥键和非化学键联结在一起所构成的,这些结构单元的核心是缩合的芳环结构。在煤的大分子结构内部还分布着一定比例的小分子化合物,这个特征在低阶煤中更为明显。煤的热解是由于煤中弱键结构的受热断裂,生成小分子自由基碎片。当煤受热温度高于煤中弱键结构断裂的温度时,煤的大分子结构中弱键就会断裂形成小分子自由基碎片,并形成挥发分。挥发分在离开煤粒后,受周围高温环境的影响,挥发分中各物质之间会进一步发生缩聚、裂解等二次及多次反应。在900-1000℃温度范围内,煤的热解会很充分,最终的气体产物将以H2为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8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围加强框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六角柄麻花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