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8526.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超;田野;朱金营;胡宾宾;横井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11591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电机 假肢手 壳体 振动量 旋钮 本实用新型 把手 振动模拟器 振动作用力 电性连接 手持把手 振动环境 抗振动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振动电机(2)、振动量调节旋钮(3)和把手(4),所述振动量调节旋钮(3)与所述振动电机(2)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电机(2)的振动强度,所述把手(4)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假肢手手持把手位置,开启振动电机后将会将振动作用力依次传递给壳体、把手和假肢手,通过振动量调节旋钮实现对振动电机振动强度的调节,进行不同振动强度下假肢手的实验,便于掌握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抗振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手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用于对模拟振动环境下对假肢手进行性能实验。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残疾人的就业范围,使佩戴假肢手的残疾人员可以从事一些与振动相关的工作,且与正常人一样操作一些具有振动环境的仪器设备,为此需要专门检测假肢手的性能,检测假肢手在振动环境下的一些技术资料,有利于掌握假肢手适合什么样的振动操作环境,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所具有的失效时间等。
现有的假肢手大都用于静态抓握物体,在具有振动环境下操作仪器设备时,将会对假肢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知假肢手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参数,亟需建立有关振动环境的模拟实验平台,以便通过振动测试对假肢手建立其它的操作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准确掌握假肢手在抓握不同振动仪器设备时的性能,有利于残疾人从事与振动有关的工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假肢手振动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电机、振动量调节旋钮和把手,所述振动量调节旋钮与所述振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强度,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把手包括假肢手把手和正常手握把手,所述正常手握把手和假肢手把手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假肢手把手为直杆状结构,其呈垂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所述正常手握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其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直边端部与所述壳体呈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振动模拟器启闭的开关按钮。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振动模拟器急停的急停控制开关。
A.本实用新型通过假肢手手持把手位置,开启振动电机后将会将振动作用力依次传递给壳体、把手和假肢手,通过振动量调节旋钮实现对振动电机振动强度的调节,进行不同振动强度下假肢手的实验,便于掌握假肢手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抗振动性能。
B.通过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正常手握把手和假肢手把手,正常手握把手起到辅助把持振动模拟器的作用,起到安全辅助功能,避免了因假肢手抓握失效引起的意外发生,采用振动模拟器模拟假肢手振动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模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振动模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振动电机;3-振动量调节旋钮
4-把手
41-假肢手把手,42-正常手握把手
5-开关按钮;6-急停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8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