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WIFI无线通讯功能的综合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8722.1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谭涵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蓉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H02H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511488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wifi 无线通讯 功能 综合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WIFI无线通讯功能的综合保护器,具体涉及综合保护器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元件电路板和通讯电路板,所述元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和第一散热片,所述通讯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一侧设有纽扣电池以及另一侧设有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wifi模块,所述壳体内壁上设导热硅胶垫,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水冷排。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壳体内部进行有效散热的前提下,防止灰尘进行入壳体内部,结构科学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保护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WIFI无线通讯功能的综合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是一种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置。常见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可分为交流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和直流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目前,工矿企业热继电器普遍使用,但损坏电机现象也普遍存在。据调查发现,热继电器作为断相保护相当不可靠。而且,热继电器有时候还会因为起动电流的冲击,引起自身的断相。所以,具备断相保护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器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热继电器的检测元件是双金属片,由于起动电流及过载等过流冲击,很容易使双金属片产生疲劳效应,造成刻度值偏移,动作不稳定,且这在生产现场却较难发现,最后造成过载不动作。而电子式电机综合保护器由于检测元件采用电流互感器,不存在发热问题,其动作稳定性与热继电器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电子式电动机综合保护器解决了热继电器功能单一的问题,新产生了需工作电源的弊端。虽然电子线路放大、驱动需工作电源的要求在情理之中,但是对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电动机综合保护器需要连续工作,这样因电网电压的波动、干扰、自身的发热等因素,使其的故障率也很高,现有的散热结构多为简单的开设多个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方式散热效果差,且外部的灰尘容易进入至装置内部,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WIFI无线通讯功能的综合保护器,通过利用第二风扇工作,将气体从进气孔处吹入至壳体内部,从排气孔处排出,第二防尘网首先完成对空气的过滤,灰尘吸收量大,因此第二防尘网设置为磁吸防尘网,便于进行拆卸,第一防尘网设置于第二防尘网的内部,对第二防尘网未过滤干净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使得进入至壳体气体中的灰尘可以得到有效的过滤,当壳体内的气体停止流动时,阀瓣可受橡胶材料自身回弹的特性,使得阀瓣的端部收缩合在一起,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至壳体内部,在保证了壳体内部进行有效散热的前提下,防止灰尘进行入壳体内部,结构科学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WIFI无线通讯功能的综合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元件电路板和通讯电路板,所述元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和第一散热片,所述通讯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一侧设有纽扣电池以及另一侧设有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wifi模块,所述壳体内壁上设导热硅胶垫,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水冷排,所述水冷排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水冷排侧壁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
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固定箱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部设有阀瓣,所述风扇固定箱一侧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风扇固定箱内部设有多个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多个所述第二风扇一侧设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一侧设有磁环,所述磁环一侧设有第二防尘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排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壳体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泵固定设置于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出水管端部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进水管延伸至壳体内部且贯穿第一散热片以及端部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呈“口”字形设置于壳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蓉,未经陈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8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组合式端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原声乐器音效增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