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胸外科临床护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9008.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蓝新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新颜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胸 外科 临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心胸外科临床护肺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前甲,所述前甲的内部设置有软板,所述软板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前甲的两侧均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前甲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子贴,所述肩甲的顶端设置有后甲,所述后甲的一端设置有母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软板,椭圆形状的软板,使得软板能够完全覆盖在患者的肺部,并由于软板内部呈弧形结构,使得软板内部与患者伤口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避免患者的伤口会受到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通过设置的松紧带,能够很好配合不同体型的人群,通过设置的子贴和母贴,当需要换药时,手动将两组固定板撕下,随后掀开前甲进行换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胸外科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胸外科临床护肺装置。
背景技术
心胸外科还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心外科研究心脏大血管创伤、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心脏起搏和植入式除颤复律器、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心脏、肺和心肺移植等方面。
目前心胸术后对伤口的处理大多采用湿盐水纱布配合绷带进行包扎,导致后期对患者换药时极为不便,同时,绷带不具有防护功能,导致患者可能会受外界因素造成伤口破裂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心胸术后对伤口的处理大多采用湿盐水纱布配合绷带进行包扎,导致后期对患者换药时极为不便,同时,绷带不具有防护功能,导致患者可能会受外界因素造成伤口破裂的情况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胸外科临床护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心胸外科临床护肺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前甲,所述前甲的内部设置有软板,所述软板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软板的外侧设置有海绵,所述前甲的两侧均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前甲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子贴,所述前甲的顶端设置有肩甲,所述肩甲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肩甲的顶端设置有后甲,所述后甲的一端设置有母贴。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固定带的一端均设置有子贴。
优选地,所述软板为椭圆形状,且软板内部呈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前甲、肩甲和后甲的内部均设置有海绵。
优选地,所述母贴的大小与两组子贴的大小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多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软板,椭圆形状的软板,很好的符合人体结构,使得软板能够完全覆盖在患者的肺部,并由于软板内部呈弧形结构,使得软板内部与患者伤口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避免患者的伤口会受到来自外界撞击和摩擦的直接影响,同时软板表面的透气孔,能够使空腔内的空气与外界流通,避免给患者产生闷热的感受,通过设置的松紧带,能够很好配合不同体型的人群,而且不会造成患者不适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子贴和母贴,当需要对患者伤口换药时,手动将两组固定带从后甲上撕下,随后掀开前甲进行换药,与传统利用绷带包扎相比,装置简单方便,适用性强,同时由于海绵,提高了装置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甲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前甲;3、软板;4、透气孔;5、海绵;6、松紧带;7、固定带;8、子贴;9、肩甲;10、通孔;11、后甲;12、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新颜,未经蓝新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9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的吹气清扫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导流面朝上的罩式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