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缩管机的等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0938.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通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11504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婷玉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管 测长机构 缩管机 管材 输送线 长机 本实用新型 机构设置 编码器 预设 出口 测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缩管机的等长机,包括:缩管机、第一测长机构、输送线、传动机构、缩管机构和第二测长机构;所述缩管机具有一出口,所述第一测长机构设置于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输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长机构远离所述缩管机的一侧;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和所述缩管机构之间;所述缩管机构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测长机构设置于所述缩管机构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通过等长机,很好地解决了常见的缩管机缩管完成后,每一管材都存在着长度上的误差,且通过设置第二编码器对最后的管材长度进行测量,很好的保证最后的管材的长度跟预设长度一样,如果不一样,则对管材进行重新缩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管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缩管机的等长机。
背景技术
缩管是将管坯端部直径缩小的成型工艺。管坯在轴向力作用进入变形区,在变形区内产生切向收缩的缩口塑性变形,然后进入稳定区,最终整条管形成缩小的直径。目前主要由两种缩管加工方式,其一是热压缩管,即通过对管材进行加热,使得管材可塑性增加,再通过辊压的方式将管材直径缩小后冷却成型,另一种方式为冷压缩管,即不对管材加热,通过多次辊压连续不断地使管材直径递减至目标尺寸。
常见的缩管机缩管完成后,每一管材都存在着长度上的误差,因此,需要一种等长机对缩管后的管材进行加工,去除管材长度上的误差,使得管材的长度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缩管机的等长机,包括:缩管机、第一测长机构、输送线、传动机构、缩管机构和第二测长机构;
所述缩管机具有一出口,所述第一测长机构设置于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输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长机构远离所述缩管机的一侧;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和所述缩管机构之间;
所述缩管机构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测长机构设置于所述缩管机构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长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编码器、第一测量轮、第一测量压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两个第一压轮、两个第一气缸、第一弹簧座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测量轮、所述第一测量压轮、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一压轮、两个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弹簧座和所述第一电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轮的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测量压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测量压轮与所述第一弹簧座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压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上方,每一所述第一压轮与一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轮的外侧,且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二支架、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电机、护栏和平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护栏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平送带套设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外表面活动抵接,所述护栏设置于所述平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缩管机构包括油缸、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连杆机构,所述油缸与所述连杆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通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通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0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管缩口模具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U型管弯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