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1091.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2 | 分类号: | G03B15/02;G03B15/06;H04N5/225;F21V7/04;G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地址: | 5230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背光 照明 发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并排设有面光源和出光框,出光框中设有玻璃盖板;外壳内还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面光源和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玻璃盖板和第一反射镜,面光源的发光面朝向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均与面光源的发光面成45度夹角。本实用新型设置封闭的调光空间,能够使面光源发出的光线获得两次反射,在有限的空间内拉长光路,将漫射光转换为平行光,能够有效除去部分杂光,改善照明效果,用于成像系统可确保图像的轮廓更清晰、边界更锐利,可有效提高成像系统的成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模组,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模组,是指将光源按需求封装起来的产品。在照明、显示等领域都需要使用发光模组,LED模组为发光模组的一种。
在自动化视检装置中,多使用CCD模块获取被测产品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而CCD 模块获取图像信息需要配备有照明结构,这样才能确保CCD模块获得准确的图像信息。现有技术中,CCD模块配备的背光源是简单的面光源结构,提供的光线存在较多杂光,CCD模块所获成像效果不够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所形成光线的杂光少,用于成像系统可确保图像轮廓清晰。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并排设有面光源和出光框,出光框中设有玻璃盖板;外壳内还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面光源和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玻璃盖板和第一反射镜,面光源的发光面朝向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均与面光源的发光面成45度夹角。
进一步的,外壳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的斜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竖侧板,两个斜侧板分别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平行紧贴。
进一步的,每个竖侧板的两侧均设有一卡位凹槽,第一反射镜的边缘和第二反射镜的边缘分别位于各个卡位凹槽中。
进一步的,出光框的底部设有限位安装槽,玻璃盖板位于限位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外壳内还固定有挡光竖板,挡光竖板位于面光源和出光框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外壳的高为H,挡光竖板的高为h,0.15H≤h≤0.3H。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背光照明的发光模组,设置封闭的调光空间,能够使面光源发出的光线获得两次反射,在有限的空间内拉长光路,将漫射光转换为平行光,能够有效除去部分杂光,改善照明效果,用于成像系统可确保图像的轮廓更清晰、边界更锐利,可有效提高成像系统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3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外壳10、底板11、斜侧板12、竖侧板13、卡位凹槽131、面光源20、出光框30、玻璃盖板31、限位安装槽301、第一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2、挡光竖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1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划线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上的热流道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