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2179.8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赖佳亿;赵炳雄;陈映彬;陈炜鑫;林樾荣;梁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式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浮子、转杆、圆筒以及中空的圆管,浮子的内腔设有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圆管的上端固定在浮子的底部且圆管与浮子的内腔相通,圆管的下端穿过圆筒的顶部后伸入圆筒的内腔,圆管的下端设有限位部,转杆通过环形凸起与环形槽的配合实现与圆管的连接,转杆的上端伸进浮子的内腔,转杆上固接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棘轮,两个棘轮分别与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的转子连接,转杆的下端固接有螺旋片,圆筒的内腔设有与螺旋片适配的螺旋腔状导轨,螺旋片与螺旋腔状导轨配合连接,圆筒的底部还设有与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电连接的蓄电装置。本装置的发电效率以及对波浪能的利用率高,且能够保证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作为占地球面积70%的主体,不仅拥有丰富的水产、石油等资源,更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海洋能源主要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利用海洋波浪发电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需要用到波浪能发电装置,然而现有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发电装置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受波浪冲击容易发生失衡的情况,同时发电效率不高,对波浪能的利用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浮子、转杆、圆筒以及中空的圆管,所述浮子的内腔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所述圆管的上端固定在浮子的底部且圆管与浮子的内腔相通,所述圆管的下端穿过圆筒的顶部后伸入圆筒的内腔,所述圆管的下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圆管的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转杆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转杆通过环形凸起与环形槽的配合实现与圆管的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伸进浮子的内腔,所述转杆上固接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棘轮,两个所述棘轮分别与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转杆的下端固接有螺旋片,所述圆筒的内腔设有与螺旋片适配的螺旋腔状导轨,所述螺旋片与螺旋腔状导轨配合连接,所述圆筒的底部还设有与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电连接的蓄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与圆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装置与两个永磁直驱发电机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所述浮子的底部设有供导线穿入的开孔,所述导线上设有防水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的长度小于圆筒顶部到螺旋腔状导轨顶部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下端设有方形孔,所述螺旋片固接于方形孔内。
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圆筒固定在近岸的海床上或通过锚泊设备置于水中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浮子随波浪作升沉运动,即可带动螺旋片沿螺旋腔状导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永磁直驱发电机发电,而且无论螺旋片往哪个方向旋转,至少有一个永磁直驱发电机发电,提高了发电效率以及对波浪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子、转杆以及圆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顺时针旋转的棘轮与永磁直驱发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逆时针旋转的棘轮与永磁直驱发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杆与螺旋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2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