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反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435.5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阮诗伦;李朝阳;张留新;樊利芳;孙秀洁;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设计与制造郑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6/44 | 分类号: | C23C16/44;C23C16/455;C23C16/2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纳米 材料 相反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反应炉,包括:炉体,炉体安装在炉体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系统、升降系统,供气系统设置在炉体的外侧并通过气管与炉体连通,炉体内设有上部导热板、导流均热板、炉腔、两个混气腔,炉体下部设有开口,上部导热板和两个导流均热板包裹在炉腔外部,混气腔位于导流均热板的外侧;在炉体下方还设有升降系统,升降系统上部设有升降台、炉门、下部导热板,炉门与炉体下部开口采用气密性结构密封。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型CVD真空管式炉制备纳米材料面积小,生长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反应炉。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气相CVD法是可控制备大面积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平面金属或陶瓷作为基底,在高温环境中通入一定量的碳源前驱体,相互作用后在金属或陶瓷表面沉积而得到纳米材料。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以含碳的物质为碳源,在高温状态下使碳源分解,碳原子通过高温后的分解在金属或陶瓷基材表面进行再排列,生长出纳米材料。化学气相CVD法制备的纳米材料通常有较大的面积,较高的结构质量,缺陷少,并且层数可控。但是化学气相CVD法制备纳米材料基本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使用小型的CVD真空管试炉进行制备,对基材的尺寸有所限制,而且由于基材在加热管中是单向通气,纳米材料的生长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CVD真空管式炉制备纳米材料面积小,生长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反应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反应炉,其组成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安装在炉体支架上,还包括供气系统、升降系统,所述供气系统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外侧并通过气管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炉体内设有上部导热板、导流均热板、炉腔、两个混气腔,所述炉体下部设有开口,所述上部导热板和两个所述导流均热板包裹在所述炉腔外部,所述混气腔位于所述导流均热板的外侧;在所述炉体下方还设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上部设有升降台、炉门、下部导热板,所述炉门与所述炉体下部开口采用气密性结构密封。
两套所述供气系统通过气管分别于两个混气腔连通,在所述炉体的外侧还分别设有左侧排气孔和右侧排气孔,所述左侧排气孔和所述右侧排气孔也与所述混气腔连通。
在所述炉体内还设有若干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炉腔内壁的外侧,其下部穿过所述导流均热板插入到所述炉腔的中部。
所述导流均热板为中间设有凸起导流的多孔气体通过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在炉腔内部加热装置的外部装有导流均热板、上部导热板、下部导热板,导热板可以使加热装置的点加热热源能过导热板的特殊材料性能,使热量均匀向物料传导,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反正更加完全;
2.在炉腔的两侧有两个锥形混气腔,当多路气体通过供气系统进入炉子后,在锥形的混气腔里进行预热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导流均热板上的细孔,使气体均匀的流向加热腔,与物料可以进行充分接触;
3.在炉体的两侧都有排气孔和进气孔,为了使物料能均匀进行气相沉积反应,在进行反应的时,前半程的反应时间从左进气孔进气,从右侧排气孔排气,后半程的反应调换进排气方向,从右侧进气孔进气,左侧排气孔排气,让反应气体充分与物料表面进行接触,避免出现反应沉积不均匀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设计与制造郑州研究院,未经郑州大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设计与制造郑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