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卡货厢配门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655.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刘继荣;许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离调整 活动杆 长杆 本实用新型 活动套管 拉钩 通孔 焊接 工作效率 焊接距离 活动连接 门缝间隙 伸缩机构 调整框 卡货 内套 种皮 员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卡货厢配门规,包括长杆,在长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拉钩,长杆的另一端焊接距离调整框,距离调整框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内套设有活动杆;在所述距离调整框外侧的活动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拉钩,在所述距离调整框内侧的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一手柄。本实用新型利用配门规中间的伸缩机构来缩小调整装门间距。本配门规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门缝间隙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卡货厢装配时调整装配距离的配门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皮卡货厢扫尾线尾门装配过程中会存在间距过大的问题。通常采用距离标准杆对比测量距离,需要员工徒手调整尾门间距,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且标准杆对比时容易出现误差。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采取自主设计配门规方式来解决。设计一种员工可以借助来缩小装配间距、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一种皮卡尾门扫尾配门规。员工先通过使用标准杆判断装门间距是否过大,如过大。使用配门规调整装门间距。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卡货厢配门规,包括长杆,在长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拉钩,长杆的另一端焊接距离调整框,距离调整框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内套设有活动杆;在所述距离调整框外侧的活动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拉钩,在所述距离调整框内侧的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一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调整框的框体上设置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钩和所述第二拉钩均为J型弯钩。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处为J型弯钩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门规两端的拉钩挂在皮卡货厢现有的孔位中,利用配门规中间的伸缩机构来缩小调整装门间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门缝间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长杆;2-第一拉钩;3-手柄;4-距离调整框;5-第二拉钩;6-活动套管;7-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皮卡货厢配门规,包括长杆1,在长杆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拉钩2,长杆1的另一端焊接距离调整框4,距离调整框4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活动套管6,所述活动套管6内套设有活动杆7;在所述距离调整框4外侧的活动杆7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拉钩5,在所述距离调整框4内侧的活动杆7的一端活动连接一手柄3。所述距离调整框4的框体上设置多个减重孔。所述第一拉钩2和所述第二拉钩5均为J型弯钩。所述手柄3与所述活动杆7活动连接处为J型弯钩状。
员工在装配尾门前,使用标准杆确认装门间距。如果过大,则需使用本实用新型配门规调整间距。先把配门规一侧的拉钩勾在皮卡货厢左侧,另一端则勾在货厢右侧,呈对角线。然后员工扳动伸缩机构上的手柄,缩小装门间距。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轴环槽至止推面距离测量用检具
- 下一篇:一种圆孔中心距离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