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730.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丹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凌霄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装置 | ||
1.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存储箱、预处理箱、加热蒸熟箱、保温存储箱、配餐取餐箱;
所述存储箱为保鲜区,所述存储箱用于预先存储米盒和菜盒;控制系统内存储有所述米盒和菜盒的存储位置数据和存储数量数据、存储种类数据;所述存储箱与预处理箱连通,所述存储箱与预处理箱之间设有第一执行装置,所述第一执行装置用于接收控制系统指令,将存储箱内的指定位置的米盒、饭盒送入预处理箱的指定位置;
所述预处理箱为缓和升温区,用于对进入预处理箱内的米盒和菜盒进行解冻升温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箱与加热蒸熟箱连通,所述预处理箱与加热蒸熟箱之间设有第二执行装置,所述第二执行装置用于接收控制系统指令,将预处理箱内指定位置的米盒、饭盒送入加热蒸熟箱的指定位置;
所述加热蒸熟箱为高温加热区,用于对进入加热蒸熟箱的米盒和菜盒进行高温加热蒸熟处理;所述加热蒸熟箱与保温存储箱连通,所述加热蒸熟箱与保温存储箱之间设有第三执行装置;所述第三执行装置用于接收控制系统指令,将加热蒸熟箱内指定位置的米盒、饭盒送入保温存储箱的指定位置;
所述保温存储箱为保温区,用于保存经加热蒸熟箱蒸熟处理后的饭盒和菜盒;
所述保温存储箱与配餐取餐箱连通,所述保温存储箱与配餐取餐箱之间设有第四执行装置,所述第四执行装置用于接收控制系统指令,按照订单进行配餐,将保温存储箱内指定位置的米盒、饭盒送入配餐取餐箱的指定餐盘上;所述配餐取餐箱将配好的餐盘推至取餐口并通知人们取餐;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联网接收订单内容,根据订单内容以及预存的米盒、菜盒的数据信息,生成执行步骤,并将执行步骤分别发送给第一执行装置、第二执行装置、第三执行装置和第四执行装置分配执行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的前端设有箱门,若干存储格架上下层叠、左右并列平行设置在存储箱内;所述存储格架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存储格架用于预存储放置米盒、菜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内设有制冷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箱内设有恒温装置;若干预处理格架上下层叠、左右并列平行设置在预处理箱内;所述预处理格架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预处理格架用于放置第一执行装置从存储格架中送来的待预处理的米盒、菜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蒸熟箱的下端设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加热蒸熟箱的上端设有蒸汽回收装置,所述蒸汽回收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蒸汽回收管道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回收装置之间设有若干加热格架;若干加热格架上下层叠、左右并列平行设置;加热格架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加热格架用于放置经第二执行装置从预处理格架中送来的待加热蒸熟的米盒、菜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存储箱的下端设有加温装置和蒸汽过滤装置,所述保温存储箱的上端设有热量回收装置;所述保温存储箱的中部设有若干保温格架;若干保温格架上下层叠、左右并列平行设置;保温格架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保温格架用于放置经第三执行装置从加热格架中送来的已经蒸熟的米盒、菜盒,进行保温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餐取餐箱的前端与保温存储箱连通,所述配餐取餐箱的侧壁上设有取餐口;所述配餐取餐箱内对应取餐口设有叠盘推盘装置;所述第四执行装置为机械手抓取装置,用于按订单内容抓取指定位置的米盒和菜盒放入指定餐盘内,经叠盘推盘装置抓取该餐盘并推出取餐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餐取餐箱上设有显示屏和语音播报提示器,用于提醒人们取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丹,未经陈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7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