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820.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方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G13/12;A61B1/273;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胃镜 检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上侧设置有对称的矩形滑槽一,一个所述矩形滑槽一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床体,另一个所述矩形滑槽一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铰接所述床体的中部,所述螺杆一铰接所述床体的一端,所述螺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中心,对称的所述矩形滑槽一内分别设置有脚蹬板的一端,所述圆杆一穿过所述脚蹬板的一端,所述床体的上侧设置有腰部夹持机构,所述床体的上侧一端设置有头部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镜检查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本实用新型为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有利于实现消化内科胃镜检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镜检查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是指通过胃镜能顺次地、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而且可以进行活体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的过程。在做胃镜检查时,病人一般采用侧卧双手交叉躺在检查床上。目前,现有的检查床,病人侧卧时需要自己身体的力量去支撑,由于病人本身的肠胃不适使得病人没有过多力气用来维持身体的侧向平衡,影响胃镜检查,另外,对于老人、小孩做胃镜时,头部无法固定,增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在患者疼痛时,双脚没有受力的脚蹬板。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有利于实现消化内科胃镜检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上侧设置有对称的矩形滑槽一,一个所述矩形滑槽一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床体,另一个所述矩形滑槽一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铰接所述床体的中部,所述螺杆一铰接所述床体的一端,所述螺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中心,对称的所述矩形滑槽一内分别设置有脚蹬板的一端,所述圆杆一穿过所述脚蹬板的一端,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所述脚蹬板的另一端,所述床体的上侧设置有腰部夹持机构,所述床体的上侧一端设置有头部夹持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腰部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床体的上侧,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矩形滑槽二,所述矩形滑槽二内设置有螺杆三,所述矩形滑槽二内设置有滑块,所述螺杆三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下部,所述螺杆三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螺杆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三的中心,所述螺杆三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压板二一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头部夹持机构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下侧一端铰接螺杆二的一端,所述螺杆二螺纹连接所述床体,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的中心,所述枕头的下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杆二的一端,所述圆杆二穿过所述床体,所述枕头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穿过压板一的一端,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T形板的横板一端,所述T形板的横板下侧两端中部分别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一上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T形板的竖板铰接凸轮的中心轴,所述凸轮的中心轴端部固定连接转盘四的中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凸轮接触所述压板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螺杆三螺纹连接顶丝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T形板的竖板对应所述凸轮的中心轴螺纹连接顶丝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有脚蹬板,能够实现根据患者的不同身高来左右移动,有效的在患者做胃镜时,由于刺激感,使双脚放在脚蹬板上受力;
(2)本装置有枕头,能够实现患者侧卧时的头部高度来移动枕头;有效的解决头部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方,未经宗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