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918.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驰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20;B32B25/04;B32B25/08;B32B27/36;B32B27/02;B32B27/08;B32B27/30;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3/06;B32B3/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工程 吸音 地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房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包括装饰防滑层,所述橡胶层远离装饰防滑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内护结构,所述内护结构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与橡胶层固定粘黏相连接,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远离橡胶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远离第一聚酯纤维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活性炭净化夹层,所述活性炭净化夹层远离聚氯乙烯层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聚酯纤维层,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层远离活性炭净化夹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内基板,所述内护结构和所述内基板两端分别固定粘黏设有第一防水封边和第二防水封边,该吸音地板隔音效果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房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
背景技术
地板,作为一种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通常由木材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按结构可分为实木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和软木地板等,按照用途来分则有商用、家用、户外及舞蹈用等类,现如今地板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地板的吸音与减震方面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在保证地板本身高强度、高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地板内部的吸音和减震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包括装饰防滑层,所述装饰防滑层内侧固定粘黏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远离装饰防滑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内护结构,所述内护结构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与橡胶层固定粘黏相连接,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远离橡胶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远离第一聚酯纤维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活性炭净化夹层,所述活性炭净化夹层远离聚氯乙烯层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聚酯纤维层,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层远离活性炭净化夹层的内侧固定粘黏设有内基板,所述内护结构和所述内基板两端分别固定粘黏设有第一防水封边和第二防水封边,所述第一防水封边和所述第二防水封边外端均与橡胶层内侧相互贴合,所述第一防水封边和所述第二防水封边相互远离的表面分别固定粘黏设有包扣结构和内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包扣结构包括固定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块与第一防水封边固定粘黏相接,所述固定块外端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内部并位于第一凹槽内侧固定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高于第一凹槽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接结构包括第一扣块和第二扣块,所述第一扣块与第二防水封边相互固定粘黏相接,所述第二防水封边远离第一扣块的一端与第二扣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扣块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扣块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基板靠近第一防水封边的内侧固定开设有第一沉头螺纹孔,所述内基板靠近第二防水封边的内侧固定开设有第二沉头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有益效果在于:
1、该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内部的装饰防滑层起到地板表面装饰美观的效果,并且可以采用不同图案的纹理来起到防滑的效果橡胶层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效果,提高地板表面的减震效果;
2、聚氯乙烯层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能够增强该地板内部的强度,活性炭净化层能够对一些异味进行吸附,起到对空气一定的净化效果,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均具有较强的吸音降噪的效果,更加程度上提高了该地板内部的吸音效果;
3、第一沉头螺纹孔和第二沉头螺纹孔通过沉头螺钉可以将地板的两侧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地板两侧向上翘起,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包扣结构和内接结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地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房建工程用吸音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驰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驰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