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139.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施工 插口 钢管 脚手架 | ||
1.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立杆(1)和多根横杆(2)、所述立杆(1)和横杆(2)均为钢管且多根立杆(1)和多根横杆(2)通过承盘(3)、支撑头(5)组装成一体式钢管脚手架,所述中的承盘(3)包括轮盘(3-1)、多个相应分别供多根横杆(2)以轮盘(3-1)为中心由外至内水平向插装的插接孔(3-2),多个插接孔(3-2)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在轮盘(3-1)四周侧且其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横杆(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插接头(4),插接头(4)上对应设置有与插接孔(3-2)的结构相对应的竖直向插口,立杆(1)正上方插装一个可调高度的支撑头(5),每个支撑头(5)包括螺杆(5-1)、一个相应供螺杆(5-1)由上向下竖直向螺旋进入立杆(1)的可旋转把手(5-2)、顶托(5-3)和相应供顶托(5-3)和螺杆(5-1)连接在一起的铁板(5-4),所述螺杆(5-1)为带螺纹的圆管且其外部结构与立杆(1)的内部结构相适应,所述可旋转把手(5-2)为带螺纹的直径上小下大的圆环且其左右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八字形把手,所述带螺纹的圆环套装在螺杆(5-1)上且其内部结构与螺杆(5-1)外部结构相适应,所述带螺纹的圆环和其左右两端部把手连成一体,所述顶托(5-3)为布设在螺杆(5-1)顶部且其上表面结构与脚手架木枋的外部结构相适应,所述顶托(5-3)底部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安装有铁板(5-4)与螺杆(5-1)顶部左右两侧连成一体,通过多个插接孔(3-2)插装在承盘(3)四周侧的多根横杆(2)和一根顶部插装有支撑头(5)的立杆(1)组成一个插口式钢管脚手架组装单元,插装在承盘(3)四周的多根横杆(2)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插装在立杆(1)正上方的支撑头(5)和立杆(1)布设在同一直线上,此种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盘(3)上所设置插接孔(3-2)的数量为四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2)为马蹄状接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4)为外部结构与所述马蹄状插接孔(3-2)内部结构相对应的上大下小的插接头(4),所述上大下小的插接头(4)与横杆(2)呈垂直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1)为带螺纹的圆管,且其外部结构与立杆(1)的内部结构相适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把手(5-2)为供螺杆(5-1)由上向下竖直向螺旋进入立杆(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把手(5-2)为带螺纹的直径上小下大的圆环且其左右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八字形把手,且三者加工制作为一体。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把手(5-2)的带螺纹圆环的内部结构与螺杆(5-1)外部结构相适应。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5-3)为布设在螺杆(5-1)顶部的U形状,且其上表面结构与脚手架木枋的外部结构相适应。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5)上所设置铁板(5-4)的数量为两个。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用插口式钢管脚手架,其特征是:所述铁板(5-4)为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未经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1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瓶主动型自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