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演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3956.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毛加宁;马洪霜;刘珍;陈倩;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4 | 分类号: | G09B2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演示 声音 传播 需要 介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明了、操作方便、运用“将听变看”这一设计思路的演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磨口瓶、瓶塞,瓶塞的上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通气阀门,瓶塞的下表面设置有挂杆,挂杆的下端设置有挂钩,挂钩上悬挂有声控灯。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自带电源的声控灯放置在磨口瓶内,然后进行声控实验,观察结果,之后将瓶内空气抽干,关闭气阀门进行实验,看声控灯的状态,再通过通气阀门控制瓶内的空气的量,反复多次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操作方便适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器材领域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演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碰到物体时,他们会使物体振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在教学时想要知道“空气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结论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比有无介质情况下的现象。才能得出“空气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个结论。
目前,验证“空气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个结论采用的是传统的“钟罩实验”将电铃装入玻璃罩内,采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空气抽尽,学生通过抽气与不抽气的状况下,听电铃声音的大小变化,来说明空气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介质。采用此装置的主要问题是1.玻璃钟罩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将电铃放入其中,再加上抽气机的作用,通过听电铃的声音大小来得出结论,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比抽气与不抽气声音的大小,由于玻璃罩的隔音效果,导致听到的声音很小,很难分辨前后声音的变化,2.玻璃罩与底座之间密封面积很小,不容易做到很好的气密性,使原本就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变得更不明显了。由于传统的“钟罩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可操作性差,演示性不好等问题,现有的用于演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已经做了相应的改进,但操作比较麻烦,不利于课堂教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明了、操作方便、运用“将听变看”这一设计思路的演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演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装置,包括磨口瓶,所述磨口瓶的瓶口处设置有将瓶口密封的瓶塞,所述瓶塞与磨口瓶的瓶口相匹配,所述瓶塞的上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瓶塞的上表面,所述通孔完全贯穿瓶塞,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瓶塞的直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伸入通孔内,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延伸至通孔外与且排气管的上端设置有与抽气机相连接的可拆卸接头,所述排气管的外径与通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通气阀门,所述通气阀门位于瓶塞的上方,所述瓶塞的下表面设置有挂杆,所述挂杆的上端垂直固定在瓶塞的下表面,所述挂杆的下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杆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挂钩上悬挂有自带电源的声控灯,所述声控灯通过绳索悬挂在挂钩上,所述挂钩和声控灯均位于磨口瓶内,所述声控灯与磨口瓶的瓶底、内侧壁均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瓶塞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绳索为橡皮筋。
进一步的是,当瓶塞将磨口瓶密封时,所述声控灯到磨口瓶瓶底的距离为磨口瓶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气管为透明的硬质塑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3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安全功能的旋转轴制动装置
- 下一篇:轮毂装饰盖标牌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