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6316.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柱;郑智伟;刘家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3 | 分类号: | F16L3/223;F16L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抗震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横杆、连接在横杆端部的连接臂、安装在横杆上的管道支撑部,所述管道支撑部包括下端与横杆固定连接的撑杆,所述撑杆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及螺纹柱,下筒体的下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上端与上筒体的下端螺纹连接,螺纹柱的下端与下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且螺纹柱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上筒体的上端以及下筒体的下端均设置有环形槽,上筒体上的环形槽与上筒体上的螺纹孔相交,且上筒体上的环形槽沿着上筒体的周向方向延伸;下筒体上的环形槽与下筒体上的螺纹孔相交,且下筒体上的环形槽沿着下筒体的周向方向延伸。本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便于为管道提供可靠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以上管道覆盖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机电工程设施等。
这些管道一般通过抗震支架固定在墙体上,以上抗震支架为管道在其延伸方向上提供更多的约束,以使得被约束的管道固定更为牢固、提高抗震性能、减小发生坠落的可能性、尽可能避免因为管道坠落引发的安全事故。
现目前,抗震支架固定在墙体上,管道固定在抗震支架上。对抗震支架的结构作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改善其约束管道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抗震支架的结构作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改善其约束管道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抗震支架,本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便于为管道提供可靠的支撑。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横杆、连接在横杆端部的连接臂、安装在横杆上的管道支撑部,所述管道支撑部包括下端与横杆固定连接的撑杆,所述撑杆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及螺纹柱,下筒体的下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上端与上筒体的下端螺纹连接,螺纹柱的下端与下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且螺纹柱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上筒体的上端以及下筒体的下端均设置有环形槽,上筒体上的环形槽与上筒体上的螺纹孔相交,且上筒体上的环形槽沿着上筒体的周向方向延伸;下筒体上的环形槽与下筒体上的螺纹孔相交,且下筒体上的环形槽沿着下筒体的周向方向延伸。
现有技术中,针对抗震支架的安装,一般沿着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抗震支架,以实现对管道的分段约束。然而,抗震支架安装于墙面上后,由于抗震支架制造问题、安装问题以及具体安装点的高度差等,支撑于抗震支架上的管道依然存在自身受力过大的问题:如支撑点位置处抗震支架对管道的支撑点位置过低,管道自身需要承受一定的拉力;支撑点位置处抗震支架对管道的支撑点位置过高,管道受到抗震支架的约束后其两侧管段受拉等。以上情况抗震支架均没有发挥对管道理想的支撑性能。
本方案中,所述管道支撑部作为抗震支架上直接支撑管道的部件,通过设置为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以及中部的螺纹柱,且螺纹柱两端分别与上筒体和下筒体螺纹连接,且螺纹柱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这样,在具体运用时,完成连接臂与墙面的连接后,可通过转动螺纹柱,使得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螺纹柱的长度发生变化,达到使得管道支撑部的高度发生变化的目的,以适应具体的管道支撑高度需要。
同时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流体流动形式不一定稳定,故管道在使用时较大可能出现振动。本方案中,设置为上筒体的下端以及下筒体的上端均具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均绕上筒体或下筒体的轴线延伸,这样,完成撑杆的高度调整后,通过利用所述环形槽焊接环焊缝,所述环焊缝用于实现上筒体与螺纹柱、下筒体与螺纹柱的焊接连接,这样,通过环焊缝受力,可有效避免撑杆上因为其上螺纹疲劳失效,而造成丧失对管道的支撑能力的情况出现,即使得本方案可长期对管道提供可靠的支撑。
同时,以上撑杆的具体设置形式用于实现撑杆的长度调整方便。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手动旋转的起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闭环位置反馈液压变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