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融雪排水抗滑的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8817.5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四发;丁庆军;孙聪;沈凡;肖铭钊;李进辉;卢吉;郭鹏;尹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周舒蒙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雪 排水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融雪排水抗滑的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抑冰层、排水层和基底层,所述抑冰层为添加有融雪剂的疏水型抑冰涂层;所述排水层由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铺设而成;所述基层由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设而成;所述抑冰层的厚度为0.5~2mm;疏水型抑冰涂层的涂料为聚氨酯与水性环氧树脂混合料,且聚氨酯质量比不低于百分之8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路面结构在传统路面结构承载和耐久性能的基础上增设排水层和抑冰层,抑冰层可长效抑冰融雪,排水层又可减少路面层的积水存留,预防二次结冰,有效解决了路面结冰问题,为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尤其解决了对中部地区的持续低温天气下的雨雪多次冰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雪排水抗滑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冰冻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近年来,由于雨雪天气路面冰冻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在我国中部地区,又存在着降雪量不大但低温天气持续的问题,路面积雪结冰不易清除,经车辆碾压后,部分融化的雪水又会二次结冰,严重危害行车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传统做法包括两种:1、采用机械除雪及撒布盐类融雪剂方式融化路面冰雪,但这种传统方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果并不理想,盐类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采用路面导电技术融化路面冰雪,但对于积雪量少的地区显然存在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大的问题,且这种方法存在漏电的危险。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路面多次结冰且成本低的融雪排水抗滑的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融雪排水抗滑的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抑冰层、排水层和基底层,所述抑冰层为添加有融雪剂的疏水型抑冰涂层;所述排水层由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铺设而成;所述基层由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设而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抑冰层的厚度为0.5~2mm。
按上述方案,疏水型抑冰涂层的涂料为聚氨酯与水性环氧树脂混合料,且聚氨酯质量比不低于百分之80%。
按上述方案,所述融雪剂的冰点为-20.0℃~-15.0℃。
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3~4cm。
按上述方案,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按上述方案,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的空隙率为18%~25%,孔径大小为1.4~2.6mm。
按上述方案,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6~10cm。
按上述方案,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为19mm,空隙率为3%-6%。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路面结构在传统路面结构承载和耐久性能的基础上增设排水层和抑冰层,抑冰层可长效抑冰融雪,排水层又可减少路面层的积水存留,预防二次结冰,有效解决了路面结冰问题,为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尤其解决了对中部地区的持续低温天气下的雨雪多次冰冻问题;本实用新型施工与维护简单方便,投资及运行成本低,耐久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抑冰层;2、排水层;3、基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8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独立气室空间的气体检测报警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工业电动吸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