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9046.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9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甘建怀;王佳;刘正雄;常丽丽;张繁;杨军;叶显权;段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43/00 | 分类号: | B21F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张丽昆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质量 控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属于建筑用具领域,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的多个模具组,模具组呈环形,多个模具组沿底板的径向依次分布,且靠近底板的中心的模具组的高度大于远离底板的中心的模具组的高度;以及固定器,固定器安装于底板的边缘,固定器用于沿底板的径向将钢筋抵紧于其中一个模具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利用多个模具组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将钢筋加工为钢筋箍,由于各个模具组是沿底板的径向依次分布,因此各个模具组的所围成的圆形的直径也就不同;利用固定器,可以在绕制钢筋时,让钢筋紧紧的贴附在模具组上,从而使加工出来的钢筋箍的表面平整美观,且在进行施工时也更加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加工钢筋箍多采用手工或机械加工的方法。采用机械弯曲钢筋箍,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质量。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加工装置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加工装置只能加工一种直径大小的钢筋箍,且钢筋箍的周面凹凸不平,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以改善现有的加工装置只能加工一种直径大小的钢筋箍,且钢筋箍的周面凹凸不平,质量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用于将钢筋制成钢筋箍,包括:
底板;
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多个模具组,所述模具组呈环形,多个所述模具组沿所述底板的径向依次分布,且靠近所述底板的中心的所述模具组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中心的所述模具组的高度;以及
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安装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固定器用于沿所述底板的径向将所述钢筋抵紧于其中一个所述模具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箍质量控制模具利用多个模具组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将钢筋加工为钢筋箍,由于各个模具组是沿底板的径向依次分布,因此各个模具组的所围成的圆形的直径也就不同,当钢筋绕制在不同的模具组上时,所加工出来的钢筋箍的直径也就不同;同时,各个模具组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利用固定器,可以在绕制钢筋时,让钢筋紧紧的贴附在模具组上,从而使加工出来的钢筋箍的表面平整美观,且在进行施工时也更加方便安装。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组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绕所述底板的轴心线间隔设置,靠近所述底板的中心的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中心的所述立柱的高度。
模具组由多个立柱组成,立柱的结构稳定,在制作钢筋箍时可以保证足够的张力,让钢筋箍加工为预设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模具组内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所述模具组内的对应的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直径上,且相邻的所述模具组内的对应的所述立柱相互抵接。
相邻的立柱相互抵接可以增加立柱与底板的连接强度,避免在加工钢筋箍时由于钢筋箍的收缩力过大而导致立柱倾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组还包括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安位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辅助环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立柱,且所述辅助环的顶部呈平面。
辅助环用于将同一模具组内的多个立柱连接起来,增加立柱的稳定性,同时,呈平面的顶部可以方便内层模具组在加工钢筋箍时,钢筋箍可以在一个平面上进行,从而保证钢筋箍的加工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环分别与多个所述立柱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9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管焊接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钢筋箍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