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整形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1143.4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顾进文;朱敏;周建平;龚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均粉末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整形 上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整形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中部下端设置有电机杆,电机杆下端设置有电机,转盘的内切壁处粉布设置有放置块,转盘上方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拿取机构、整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拿取机构包括横梁、电滑动板和机械抓手,横梁下端设置有电滑动板,电滑动板下端设置有机械抓手,下料机构包括立柱、导轨、电滑动板、料管、转轴和引导杆,转盘左侧设置有立柱,立柱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电滑动板,电滑动板上设置有能更换的料管,料管内壁上设置有伸缩式的引导杆,料管内等距分布有开关门,立柱下端设置有每次只能旋转180度的转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的多样性,也使操作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整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整形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存有溢料、毛刺、高温烧结后变形、尺寸超差等外形不标准的工件,因此我们需对其进行整形。在大批制造业和工业化生产中,一般是通过人工上料,人工整形、人工收料等完成一系列加工工序,其存在如下问题:加工工序繁琐、人力需求大、产能低、制造成本高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整形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通过将物料依次放入料管内并通过料管内的开关门来对物料进行分隔,分隔完成的物料通过依次开启料管内的开关门和引导杆来放入放置块的放置槽内,通过电机带动电机杆上的转盘进行旋转,从而使放置块移动到整形块下端,通过气缸带动活塞杆下端的整形块对放置块内的物料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通过电机带动电机杆上的转盘进行旋转,从而使放置块移动到机械抓手下端,通过机械抓手将完成的物料拿起,再通过电滑动板在横梁上移动,从而将机械抓手上的物料放入到收料盒内,通过红外线计数器来对完成的物料进行计数,上料时通过转轴带动立柱进行旋转并且通过电滑动板在导轨上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的多样性,也使操作更加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整形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中部下端设置有电机杆,电机杆下端设置有电机,转盘的内切壁处粉布设置有放置块,转盘上方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拿取机构、整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拿取机构包括横梁、电滑动板和机械抓手,横梁下端设置有电滑动板,电滑动板下端设置有机械抓手,下料机构包括立柱、导轨、电滑动板、料管、转轴和引导杆,转盘左侧设置有立柱,立柱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电滑动板,电滑动板上设置有能更换的料管,料管内壁上设置有伸缩式的引导杆,料管内等距分布有开关门,立柱下端设置有每次只能旋转180度的转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盘前端与拿取机构相对应处设置有收料盒,所述横梁延伸至收料盒上方,所述收料盒的内壁均设置有弹性板,所述收料盒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气缸、活塞杆和整形块,所述气缸下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设置有整形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整形块和放置块都是能拆卸式的,所述放置块通过螺纹与转盘相连接,所述转盘上分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放置块内设置有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物料依次放入料管内并通过料管内的开关门来对物料进行分隔,分隔完成的物料通过依次开启料管内的开关门和引导杆来放入放置块的放置槽内,通过电机带动电机杆上的转盘进行旋转,从而使放置块移动到整形块下端,通过气缸带动活塞杆下端的整形块对放置块内的物料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通过电机带动电机杆上的转盘进行旋转,从而使放置块移动到机械抓手下端,通过机械抓手将完成的物料拿起,再通过电滑动板在横梁上移动,从而将机械抓手上的物料放入到收料盒内,通过红外线计数器来对完成的物料进行计数,上料时通过转轴带动立柱进行旋转并且通过电滑动板在导轨上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的多样性,也使操作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均粉末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均粉末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1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渔业养殖的远程智能降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清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