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位肩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2786.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向超;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位肩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位肩托,包括形似人体肩胛骨及上肢的L形主体,所述L形主体包括相互连接成为L形的置于肩部的横端和置于上肢的竖端,所述横端内部的宽度大于外部的宽度,且内部的厚度小于外部的厚度,与肩胛骨形成衔接,所述竖端近肩部处的厚度小于远肩部处的厚度,所述L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肩部及上肢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早期偏瘫患者肩关节脱位及上肢肿胀,对已经出现上肢肿胀的患者,可以减轻上肢肿胀,可以减轻肩关节及上肢受伤患者的肢体肿胀,另外也可平衡支撑卧位的患者的身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位肩托。
背景技术
目前,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因脑卒中后肌肉力量下降、体位摆放不当等各种原因导致肩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治疗起来难度大、效果差。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大家对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逐渐出现了一些肩托来预防肩关节的脱位,但这些肩托仅试用于站立位。临床工作中发现卧位时常规的体位摆放意识一般是具备的,但体位摆放一般都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没有专门为这些患者设置专门的体位摆放支具,往往导致肩部症状的加重。
骨科上肢骨折患者,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他们的体位摆放同脑卒中患者一样,在卧位时同样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常常导致患者肿胀减轻缓慢,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人治疗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骨科上肢骨折患者以及脑卒中患者,在卧位时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常常导致患者上肢肿胀减轻缓慢,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人治疗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肩脱及上肢肿胀的卧位肩托来帮助医务人员、家属及患者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及减轻上肢肿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位肩托,包括形似人体肩胛骨及上肢的L形主体,L形主体包括相互连接成为L 形的置于肩部的横端和置于上肢的竖端,横端内部的宽度大于外部的宽度,且内部的厚度小于外部的厚度,与肩胛骨形成衔接,竖端近肩部处的厚度小于远肩部处的厚度,L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肩部及上肢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气囊托枕为具有密闭空腔的倾斜坡面枕,气囊托枕对应内囊所在部分高于其他部分,气囊托枕表面设置有若干点状凸起。
进一步地,与横端垂直的基线与竖端形成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L形主体内表面设置有与人体上肢表面的凸起相互嵌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主体侧面设置的气囊收纳袋,气囊收纳袋中连接有气囊托枕,气囊托枕靠近L形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囊,内囊与气囊托枕内部连通,内囊连通有进出气阀。
进一步地,气囊托枕为具有密闭空腔的倾斜坡面枕,气囊托枕对应内囊所在部分高于其他部分,气囊托枕表面设置有若干点状凸起。
进一步地,内囊下方与气囊托枕固定连接,内囊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的进出气阀,进出气阀穿出气囊托枕。
进一步地,气囊收纳袋内侧与气囊托枕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气囊收纳袋上设置有用于取放未充气的气囊托枕的活动开口。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为魔术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L形主体的结构与人体解剖结构符合,符合对卧位的人体形体的支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中重力学原理,在肩关节及上肢部分给予抗重力支撑,减轻骨骼因肌肉力量不足、肢体重力作用导致的下沉及移位,无需使用枕头和被子,患者感受舒适,有效防止了病患卧位时肩关节脱位及上肢肿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2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丝的分料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丝的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