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小磨介动态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3010.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姜良学;曹文磊;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8 | 分类号: | B02C23/08;B04B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孙萌萌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动态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小磨介动态分离装置,包括支撑部、动力传输部、动态分离部,所述动态分离部包括离心旋转部、内衬筒、分离缸、缸盖内衬板、轴承箱、端盖、机械密封板和分离套主轴,所述分离套主轴通过轴承箱所设深沟球轴承支撑,可实现分离套系统的稳定旋转运行,所述离心旋转部固定在分离套主轴的末端,所述轴承箱、端盖、分离缸依次连接,轴承箱和端盖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板,对腔体与大气进行隔绝密封,所述端盖的内表面设有缸盖内衬板,所述分离缸的内表面设有内衬筒,所述缸盖内衬板和内衬筒组成研磨及分离腔体,所研磨的浆料粒度可达到纳米级别,并可顺利实现磨介与浆料的顺利分离,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料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小磨介动态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陶瓷粉料、电池原料等的粒度要求越来越小,甚至要求达到纳米级。但如果实现纳米级研磨,砂磨机所用的磨介规格也会越来越小,甚至采用直径为0.05mm的磨介;同时,要求浆料循环顺畅,不堵塞。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出料系统是采用静态格栅或静态筛网结构进行分离,采用更小粒度的介质就会存在如下缺陷:1.格栅间隙无法加工至更小的尺寸;2.磨介与浆料分离困难;3.磨介磨损之后容易从格栅缝隙处随浆料一起进入下道工序,造成浆料的污染;4.磨介磨损至格栅缝隙尺寸规格后,无法再使用,造成研磨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磨介动态分离装置,可顺利实现磨介与浆料的顺利分离,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小磨介动态分离装置,包括支撑部、动力传输部、动态分离部,所述动力传输部、动态分离部均安装于支撑部,由支撑部支撑,所述动态分离部包括离心旋转部、内衬筒、分离缸、缸盖内衬板、轴承箱、端盖、机械密封板和分离套主轴,所述分离套主轴通过轴承箱所设深沟球轴承支撑,可实现分离套系统的稳定旋转运行,所述离心旋转部固定在分离套主轴的末端,所述轴承箱、端盖、分离缸依次连接,轴承箱和端盖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板,对腔体与大气进行隔绝密封,所述端盖的内表面设有缸盖内衬板,所述分离缸的内表面设有内衬筒,所述缸盖内衬板和内衬筒组成研磨及分离腔体,所述离心旋转部包括端套、螺旋线分离套、中心螺旋、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螺旋线分离套、端套依次连接,所述分离器固定在分离套主轴上,所述中心螺旋位于分离器、螺旋线分离套、端套所形成的空腔内,并固定在分离套主轴的端部。
所述研磨及分离腔体容积为6-10L。
所述支撑部为框形支架,所述动力传输部安装在框形支架的内部,所述动态分离部固定在框形支架的顶部。
所述动态分离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框形支架的顶部。
所述动力传输部包括防爆电机、皮带、皮带轮,所述防爆电机通过变频器进行调速,所述皮带轮包括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所述防爆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轮同轴安装,所述从动皮带轮安装在分离套主轴上,所述皮带安装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上。
所述内衬筒和缸盖内衬板均采用陶瓷材料。
所述深沟球轴承设有两套。
所述离心旋转部通过平键与分离套主轴传动连接。
所述内衬筒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在分离缸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3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距离控制环网柜分合闸装置
- 下一篇:鹰嘴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