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新风置换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4234.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尚丰;周文瑞;肖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尚丰 |
主分类号: | B60H1/26 | 分类号: | B60H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彦丽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新风 置换 端口 | ||
本专利申请属于空气净化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客车新风置换端口,包括安装于车身上的射流器、进气管、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口端和进气管的出口端均位于车厢内;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通向所述射流器的出口端的喉管处;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通向所述射流器的进口端;本方案可以实现客车内自动换气;减少能耗,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空气净化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客车新风置换端口。
背景技术
按标准规定,客车均设有通风设备如新风机、换气扇,引入车外新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但是进入现有的新风装置大都采用风机等动力设备将外界空气引入车内,而且配置风机增大了能耗,也增加了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新风置换端口,可以实现客车内低噪音无动力换气;减少能耗,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客车新风置换端口,包括安装于车身上的射流器、进气管、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口端和进气管的出口端均位于车厢内;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通向所述射流器的出口端的喉管处;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通向所述射流器的进口端。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客车在行驶时,其外表面会产生相对方向的气流。使气流流经射流器,产生压力和吸力,使这两种力分别作用于进气管的进口端和排气管的出口端,压力将车厢外的新风送入进气管,而吸力将车厢的气体沿排气管抽出车厢,从而实现对车内换气的功能。
本装置提供了全部或大部分换气动力,而普通的或者现有的风机只需要在低车速或停车时提供补充动力。因此可以减少换气装置的能耗。另外,由于新风置换端口安装在车外,车厢内几乎听不到射流器工作中产生的微小噪音,进而实现了客车内低噪音无动力换气;减少能耗,节能环保。本方案中的进气管还可以设置在射流器出口端以外的其它位置。
进一步,射流器的进口端朝向与客车前进方向相同,射流器的出口端朝向与客车前进方向相反,便于车辆行驶时,空气顺利流经射流器,产生射流效应。
进一步,排气管贯穿射流器底壁并向射流器出口端弯折;排气管的出口端位于射流器的喉管处;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延伸进射流器的进口端,管口朝下。进气管的进口端开口在射流器的进口端,外界空气可直接沿进气管进入车厢。而从车内引出的污气经过排气管进入射流器后通向射流器的出口端,在喉管位置,流经射流器的空气被压缩到排气管与射流器内壁之间;当此部分气流冲出射流器的喉管后,体积突然扩大进而形成负压,使得进气管的进口端和排气管的出口端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推动车内换气过程。
进一步,射流器的喉管处射流器的内径最小,排气管的出口端排气管的内径最大,使得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加强射流效应。
进一步,射流器上还设有防雨罩。
进一步,进气管出口端朝下。
进一步,射流器为圆管形。
进一步,射流器为方管形。
进一步,射流器为扁管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射流器1、排气管进口端2、进气管出口端3、排气管出口端4、进气管进口端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尚丰,未经魏尚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