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拟海藻生物膜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4383.X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钟仁华;蔡红春;彭诗阳;钟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生物膜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拟海藻生物膜处理装置,包括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输气管道连通有支撑部,支撑部连通有生物膜床,所述生物膜床包括柔性空心管,所述柔性空心管上设有若干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凹处设有若干第一排气微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生物转盘法需在反应池面,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大面积占地;底部泵气装置容易扰动池底淤泥固定在生物膜床上,不易清理;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淤泥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氮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的手段有很多,常用的例如重力沉降、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等等。这其中生物膜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是使污水连续流经填料或某种载体(如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在填料上就能够形成膜状生物污泥,该膜状生物污泥被称为生物膜。生物膜上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能够起到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作用,吸附并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膜和盘面之间因转动而产生切应力,随着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膜从盘面脱落,随水流走。实现污水的处理。申请号为CN201720727845,此实用新型能的有益效果为,碳纤维生物膜不容易板结,运行稳定,降低维修、维护人工成本。但是存在缺点,碳纤维造价成本高,使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推广此外该实用新型无法解决以下问题:生物转盘法需在反应池面,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大面积占地;底部泵气装置容易扰动池底淤泥固定在生物膜床上,不易清理;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生物转盘法需在反应池面,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大面积占地;底部泵气装置容易扰动池底淤泥固定在生物膜床上,不易清理;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输气管道与支撑部连通,支撑部与生物膜床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床包括柔性空心管,所述柔性空心管上有若干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凹处设有若干第一排气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为中空结构,随柔性空心管气压强弱而膨胀和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空心管外固定有柔性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膜内部中空;柔性膜内部固定有若干支撑管;柔性膜固定在柔性空心管且通过支撑管与柔性空心管连通;支撑管上成形有若干输气孔;所述的柔性膜上有若干第二突出部;所述的第二突出部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排气微孔;所述的柔性膜与柔性空心管连通且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供气装置预设控制输出气体气压强度变化的时间及频率。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微孔和第二排气微孔为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地,柔性空心管顶部上设有配重,在柔性空心管体不供气状态下,垂直下落。
进一步地,柔性空心管顶部设有浮体,在柔性空心管体不供气状态下保持垂直悬浮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生物转盘法需在反应池面,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大面积占地;底部泵气装置容易扰动池底淤泥固定在生物膜床上,不易清理;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柔性空心管俯视图;
图3柔性空心管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装配钢结构智能停车单元及其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兔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