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整形修边复合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4689.5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整形 复合 模具 结构 | ||
一种浮动整形修边复合模具结构,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包括下底板、下模整形镶块、修边凹模、上底板、上压料板、上模固定座、上模整形镶块和上模修边镶块;下模整形镶块固定在下底板上,修边凹模镶嵌于下模整形镶块中;上模固定座安装在上底板上,上模修边镶块安装在上模固定座上,上模修边镶块穿过上模整形镶块,上模整形镶块由限位螺钉悬浮安装在上模固定座上。上模整形镶块四面与上模固定座导向,上底板安装在上压料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序模具实现两种工艺的要求,既降低了模具投资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制件的面品及尺寸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整形修边复合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其他车企的外覆盖件制造工艺,例如侧围、翼子板等件多数都为5-6工序,同一位置的整形及修边工艺基本都是分开的。考虑到生产线的通用性,我公司的覆盖件的产品工艺基本为4道工序。在短工序的前提下,既要保证产品功能实施,又要保证尺寸及面品精度,这就给工艺排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专利主要介绍了如何确保制件面品精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实现一序模具完成整形修边的复合模具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整形修边复合模具结构,通过该结构可有效的缩短模具工序,降低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底板、下模整形镶块、修边凹模、上底板、上压料板、上模固定座、上模整形镶块和上模修边镶块;
下底板、下模整形镶块、修边凹模构成下部模具结构,下模整形镶块固定在下底板上,修边凹模镶嵌于下模整形镶块中,修边凹模为标准凹模,修边凹模为修边装置。
上底板、上压料板、上模固定座、上模整形镶块和上模修边镶块构成上部模具结构,上模固定座安装在上底板上,上模修边镶块安装在上模固定座上,上模修边镶块穿过上模整形镶块,上模整形镶块由限位螺钉悬浮安装在上模固定座上。上模整形镶块四面与上模固定座导向,上底板安装在上压料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整个上模空间布置由上模固定座进行过桥式连接装配,上模整形镶块由两个限位螺钉悬浮安装于上模固定座,上模整形镶块四面与上模固定座导向,上模修边镶块固定在上模固定座上,穿过上模整形镶块,随上模下行。到底前55mm,上压料板开始压料,到底前40mm,由安装在上底板的两个氮气缸作用力下,上模整形镶块开始整形,到底前5mm,上模修边镶块开始工作,上模到底后完成整形及修边工作。由于整形力远远小于氮缸压料力,到底5mm前,已经基本完成整形,所以修边后没有尺寸变化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统的整形和修边都是采用两序模具,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序模具实现两种工艺的要求,既降低了模具投资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制件的面品及尺寸精度要求。
2、该浮动整形修边复合模具结构,使得制件首先整形到位再进行修边,解决了制件的尺寸精度的问题,同时缩短了模具工序数,降低了模具投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底板1、下模整形镶块2、修边凹模3、上底板4、上压料板5、上模固定座6、上模整形镶块7和上模修边镶块8。
下底板1、下模整形镶块2、修边凹模3构成下部模具结构,下模整形镶块2固定在下底板上1,修边凹模3镶嵌于下模整形镶块2中,修边凹模3为标准凹模,修边凹模3为修边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母排的金属板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受灾小麦分级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