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电加热与测温线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925132.3 申请日: 2019-06-19
公开(公告)号: CN210202114U 公开(公告)日: 2020-03-27
发明(设计)人: 张弘韬;孙忠国;张松旸;孙姝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5B3/56 分类号: H05B3/56;G01K7/02
代理公司: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代理人: 罗莹
地址: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井下 加热 测温 线缆
【说明书】:

一种井下电加热与测温线缆,包括有不锈钢护套I,不锈钢护套I底部通过变径的管坯连接有不锈钢护套II,组成内部相通的整体护套结构;整体护套结构中设有加热结构,所述的加热结构由上部的单相供电铜导线、中间的铜镍合金过渡连接、下部的铜镍铬合金加热线芯连接组成;不锈钢护套热电偶进线端设置在不锈钢护套I内,监测段由凹陷过渡部穿出后露在不锈钢护套II外;单相供电铜导线和不锈钢护套热电偶的引出线穿过不锈钢护套I顶端与外部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的一种井下电加热与测温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地下页岩油热裂解注气电加热与温度监测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现有的化石资源的储量和产能逐渐下降,油页岩开发逐步提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虽然我国油页岩储量丰富,但大多储量为未成熟或低熟油页岩,开采难度较大,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能源强国都在进行探索和试验有效地开发方式。目前,认为油页岩原位开采成为试验最具有前途的开发方式,也是技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原位开采方式是指通过对油页岩储层进行直接高温加热和间接高温加热,将油页岩中的固体干酪根转换为液态烃,在通过传统的石油钻采工艺将液态烃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方法。其中,间接高温加热法就是对油页岩储层注入介质(比如空气、氮气等)进行加热,受热介质与油页岩储层进行热传递,促使油页岩储层中的页岩油干馏而分离出来。无论是直接加热或是间接加热,一般情况下采用电加热法形式较多。然而被加热注入介质的温度与输入地层的热能决定页岩油干馏的效果,井下被加热介质温度需有辅助的温度监测系统来提供。

目前,温度监测系统一般采用火烧油层开采的油井监测装置,其装置与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温度监测系统线缆捆绑在注气井管柱的油管外,一旦温度监测系统出现故障,井下管柱所有工具和设施都得重新从井中起出,使得施工成本大大提高;另一种是将电加热电缆和与温度监测系统线缆分别下入在注气井管柱内,虽然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但两种线缆在管柱内容易缠绕,起下过程中温度监测系统线缆往往都会被损坏或脱落,不适合用于油页岩原位开采的需要;还有一种是有将电加热电缆和与温度监测系统线缆制成一体化,但温度监测系统显示的温度只是电加热电缆或加热器壳体的表面温度,而不是被加热介质(如空气、氮气等)的实际温度,误导油页岩储层加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井下电加热与测温线缆,包括有不锈钢护套I,不锈钢护套I底部通过变径的管坯连接有不锈钢护套II,组成内部相通的整体护套结构;所述的整体护套结构包括上部的不锈钢护套I、变径过渡部和下部的不锈钢护套II;整体护套结构中设有加热结构,所述的加热结构由上部的单相供电铜导线、中间的铜镍合金过渡连接、下部的铜镍铬合金加热线芯连接组成;不锈钢护套热电偶进线端设置在不锈钢护套I内,不锈钢护套热电偶的监测段由变径过渡部穿出后露在不锈钢护套II外;单相供电铜导线和不锈钢护套热电偶的引出线穿过不锈钢护套I顶端与外部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效果差,检修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电加热与测温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不锈钢护套I,不锈钢护套I底部通过变径的管坯连接有不锈钢护套II,组成内部相通的整体护套结构;所述的整体护套结构包括上部的不锈钢护套I、变径过渡部和下部的不锈钢护套II;整体护套结构中设有加热结构,所述的加热结构由上部的单相供电铜导线、中间的铜镍合金过渡连接、下部的铜镍铬合金加热线芯连接组成;不锈钢护套热电偶进线端设置在不锈钢护套I内,不锈钢护套热电偶的监测段由变径过渡部穿出后露在不锈钢护套II外;单相供电铜导线和不锈钢护套热电偶的引出线穿过不锈钢护套I顶端与外部结构连接。

所述的铜镍铬合金加热线芯上部通过铜镍合金过渡连接与单相供电铜导线焊接,下部通过铜镍合金过渡连接与不锈钢护套II底部焊接。

所述的整体护套结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绝缘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5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