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5372.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鹏;游靖华;罗晓辉;刘任龙;周清银;杨培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5/08;H01B7/02;H01B7/282;H01B7/295;H01B7/18;H01B7/22;H01B7/28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绝缘层 防鼠防蚁层 铝塑复合带 柔性软电缆 防紫外线 轨道交通 外护套层 直流牵引 重叠绕包 阻燃层 阻水层 搭盖 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轨道交通电缆 无卤玻璃纤维 本实用新型 双层间隙 依次设置 敷设 防鼠蚁 防水性 黄铜带 柔软度 阻水带 复绞 护套 两层 绕包 防水 同心 膨胀 | ||
一种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包括导体,导体为第六类导体采用同心复绞型式制成的导体,导体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绝缘层、阻水层、阻燃层、防鼠防蚁层以及外护套层;阻水层由重叠绕包于绝缘层外的铝塑复合带以及重叠绕包于铝塑复合带外的膨胀阻水带组成;阻燃层由两层无卤玻璃纤维带组成,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防鼠防蚁层由双层间隙绕包的黄铜带组成,间隙搭盖率不大于50%;外护套层为防紫外线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可以解决轨道交通电缆在敷设、弯曲使用时出现护套开裂现象,改善柔软度以及防水性,实现防鼠蚁、防水和防紫外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
背景技术
全国轨道交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到2020年,中国铁路将实现:铁路网规模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并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东北三省)铁路11.2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号称“城市轨道交通大动脉”的能量传输系统就需要大量的轨道交通用电缆。
众所周知,传统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含有卤素,一旦发生火灾,电缆燃烧释放的卤化氢等卤酸气体,对人员呼吸道和视线可见度影响都比较大,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人们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为此,法国、德国在21世纪率先提出无卤、低烟、阻燃、无毒、环保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我国根据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国际电工标准委员会、铁道部行业标准以及电缆的敷设条件,制定了《额定电压1500V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企业标准。地铁用电线电缆除一些特殊要求外,国内大部分均能实现配套供应,而直流牵引电缆电力传输用电缆除部分从国外引进外,大多数用交流电缆替代。交流电缆的绝缘设计、使用特性、对环境的适用性能不适用于现代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的要求,使传输稳定性下降;而且交流电缆采用三相四线制或五线制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现有的交流电缆邵氏硬度较大(通长在HSA90以上),而且电缆的护层长期被日光照射,容易出现颜色褪色,机械物理性能下降,影响电缆的柔软性,而且弯曲产生的应力也会导致护套开裂现象的产生;铝-塑复合带作为防水层,本身的硬度也比较大,电缆在安装敷设过程中也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可以解决轨道交通电缆在敷设、弯曲使用时出现护套开裂现象,改善柔软度以及防水性,实现防鼠蚁、防水和防紫外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防轨道交通直流牵引柔性软电缆,包括导体,导体为第六类导体采用同心复绞型式制成的导体,导体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绝缘层、阻水层、阻燃层、防鼠防蚁层以及外护套层;
阻水层由重叠绕包于绝缘层外的铝塑复合带以及重叠绕包于铝塑复合带外的膨胀阻水带组成;
阻燃层由两层无卤玻璃纤维带组成,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
防鼠防蚁层由双层间隙绕包的黄铜带组成,间隙搭盖率不大于50%;
外护套层为防紫外线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铝塑复合带的搭盖率不小于20%,膨胀阻水带的搭盖率不小于30%。
无卤玻璃纤维带的氧指数大于50,厚度为0.25mm。
黄铜带最薄点厚度为0.12mm。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
1、导体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5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体护套超柔性特种电缆
- 下一篇:港口用拖曳防火变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