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5842.6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景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4;A01K63/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在养殖箱中模拟鱼类自然生长环境的自然环境模拟单元、用于将养殖箱中水体输送至水体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污控制单元、用于调控水体处理区各个处理池的自动运行达到水体净化处理效果的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用于监测养殖箱中的液位变化并调控养殖箱液位的水位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自然环境模拟单元、排污控制单元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水位控制单元的PLC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养殖水体进行自动采集、分析、调控。实现水产养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目前国内的鱼类普遍用池塘人工养殖,但池塘养殖存在较多缺陷。市面上已有用集装箱搭建养殖集装箱和简单的水处理系统控制,可部分克服池塘人工养殖的问题。但大多数集装箱水产养殖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质环境自动化监控与调控,各项养殖水质参数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和控制,按照个体经验进行分析,对个人技术依赖性强,未利用大数据系统分析,养殖质量参差不齐。现有技术的缺点:
(1)养殖水质参数采集种类过少,一般只集中于溶解氧、pH、温度,缺乏对COD、亚硝酸盐、氨氮等核心指标的在线监测难以满足工业化密集型养殖对水质监测的要求。
(2)由于养殖水质参数采集种类过少并缺乏尾水处理系统,导致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外界,造成破坏生态环境。
(3)现有养殖箱体只是更换了容器,智能化控制及自动程度低未能真正有效降低养殖户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养殖水体进行自动采集、分析、调控。实现水产养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在养殖箱中模拟鱼类自然生长环境的自然环境模拟单元、用于将养殖箱中水体输送至水体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污控制单元、用于调控水体处理区各个处理池的自动运行达到水体净化处理效果的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用于监测养殖箱中的液位变化并调控养殖箱液位的水位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自然环境模拟单元、排污控制单元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水位控制单元的PLC控制系统,该自然环境模拟单元、该净化处理的排污控制单元、该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水位控制单元分别与该PLC控制系统连接。
该自然环境模拟单元包括用于对养殖箱增氧的增氧机、用于养殖箱补光的UV补光灯、用于循环养殖箱水体的水体循环泵、用于控制增氧机往养殖箱输氧量的增氧比例阀、用于检测养殖箱中水体溶氧含量的溶氧仪以及用于检测养殖箱中光度的照度计。
该排污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养殖箱中水体水质的水质分析仪、安装在养殖箱中的排污阀门以及用于抽取养殖箱中水体并将水体输送至水体处理区的循环泵。
该水体处理区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浓缩池、膜池的液位变送器,与好氧池连通的鼓风机、设置在膜池的压力变送器、产水泵、产水阀和流量变送器,分别监控池体的液位、产水压力和产水流量。
该水位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养殖箱中的液位变送器、确保池体水位不会溢出,鼓风机管道通向好氧池和膜池,各有风阀连接。
该PLC控制系统,包括PLC模块、触摸控制屏以及远程遥控模块,该增氧机、该UV补光灯、该水体循环泵、该增氧比例阀、该溶氧仪、该照度计分别与该PLC控制系统的PLC模块连接,该水质分析仪、该循环泵分别与该PLC控制系统的PLC模块连接,液位变送器、鼓风机、压力变送器、产水泵、产水阀和流量变送器分别与该PLC控制系统的PLC模块连接,该液位变送器与该PLC控制系统的PLC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PLC全自动控制,自动增氧、自动净化、自动循环,无需要人工值守,真正实现高密度养殖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景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景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5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