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纱并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6682.7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堂;王峰;丁红伟;郭建新;巩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鑫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5/00 | 分类号: | D01G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75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并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纱并条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并条机本体,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正面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底板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并条机本体、转动盘、转动杆、第一斜齿轮、固定轴承、螺纹杆、第二斜齿轮、螺纹套、调节杆、升降板、连接轴承、支撑杆、固定盘本体和收卷筒本体的配合,使支撑杆向上移动带动固定盘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固定盘本体对收卷筒本体进行固定,防止收卷筒本体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达到了可以调节固定盘高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纱并条机。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纺纱并条机是种生产纺织的一种机械,但是现有的纺纱并条机不能调节固定盘高度,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纺纱收卷筒的长度调节高度,从而降低了纺纱并条机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并条机,具备可以调节固定盘高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纺纱并条机不能调节固定盘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纱并条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并条机本体,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正面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底板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背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本体,所述固定盘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卷筒本体,所述收卷筒本体的顶部与并条机本体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背面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正面贯穿转动盘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的背面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底板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并条机本体、转动盘、转动杆、第一斜齿轮、固定轴承、螺纹杆、第二斜齿轮、螺纹套、调节杆、升降板、连接轴承、支撑杆、固定盘本体和收卷筒本体的配合,使支撑杆向上移动带动固定盘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固定盘本体对收卷筒本体进行固定,防止收卷筒本体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达到了可以调节固定盘高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纺纱并条机不能调节固定盘高度的问题,该纺纱并条机,具备可以调节固定盘高度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纺纱收卷筒的长度调节高度,从而提高了纺纱并条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鑫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鑫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6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及C柱安全带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水微动疲劳正压力施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