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及高速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9005.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毛凯;刘德刚;张艳清;李少伟;刘骁;赵明;查小菲;薄靖龙;任晓博;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B61B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双管 间隔 布置 真空 管道 高速 列车 | ||
1.一种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包括:
多个单管双线管段(10),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包括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13),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内,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用于供列车双向通行;
多个双管双线管段(20),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包括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第三轨道(23)和第四轨道(24),所述第三轨道(23)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内,所述第四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内,所述第三轨道(23)和所述第四轨道(24)用于供列车双向通行;
其中,多个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与多个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的长度大于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的长度,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用于在列车发生故障时作为列车的停车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还包括多个闸板阀组(30),多个所述闸板阀组(30)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各个所述闸板阀组(30)均包括第一闸板阀和第二闸板阀,所述第一闸板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上,所述第二闸板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上;其中,当列车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与故障列车所在的真空管道本体对应的闸板阀关闭以实现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与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的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还包括联通阀(40),所述联通阀(40)分别与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和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连接,所述联通阀(40)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和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之间的联通以降低列车在真空管道结构中运行的气动阻力和气动温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201)、中间段(202)和第二过渡段(203)组成,所述中间段(202)的管道断面形状为双管双线断面形状,所述第一过渡段(201)和所述第二过渡段(203)的管道断面形状均沿朝向与其相邻的单管双线管段(10)的方向逐渐由双管双线断面形状过渡为单管双线断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包括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所述第一结构(111)和所述第二结构(112)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112)内,所述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用于为列车提供气密性真空管道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包括第三结构(211)、第四结构(221)和第五结构(212),所述第三轨道(23)和所述第四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五结构(212)内,所述第三结构(211)和所述第四结构(221)分别沿所述第五结构(21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五结构(212)的上部,所述第三结构(211)与所述第五结构(212)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所述第四结构(221)与所述第五结构(212)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和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的横截面高度均大于其对应的横截面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111)、所述第三结构(211)和所述第四结构(221)的材质均包括钢材,所述第二结构(112)和所述第五结构(212)的材质均包括钢筋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90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芯开模一体式一出多球阀注塑模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化学反应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