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0864.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樊海彬;王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D01D5/08;D01D1/09;D01D1/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复合 纤维 纺丝 装置 | ||
一种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属于复合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纺丝箱箱体,箱体分隔有第一、第二及第三箱体,第一箱体设第一联苯蒸汽发生机构,第二箱体设第二联苯蒸汽发生机构,第三箱体设第三联苯蒸汽发生机构;纺丝切片熔融挤出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螺杆挤出机,第一螺杆挤出机熔体引出口与第一熔体计量泵连接,第二螺杆挤出机熔体引出口与第二熔体计量泵连接,第三螺杆出机熔体引出口与第三熔体计量泵连接;复数个纺丝组件,以间隔状设在第二箱体的底部,且循着第二箱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一、第二及第三熔体计量泵与纺织组件管路连接。体现不同熔体之间的良好的相容性,能纺制出具有良好柔软性的三组分复合纤维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双组分复合纤维如并列型涤、锦双组分复合纤维在我国已有较长的生产历史并且不论是设备还是工艺均十分成熟。关于双组分复合纤维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101109110A(一种偏芯双组分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PS与PET、PBT与PA6或者采用PBT与PA66;CN101798714B(双组分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ET与PA;CN104195673B(双组分聚酯复合纤维直接纺丝方法及系统),采用双组分PET。
由于上述双组份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三维卷曲性能,因而在针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卷曲半径相对较大,从而在一定长度范围的纤维卷曲数量受到限制。三组份复合纤维因卷曲半径显著小于双组分复合纤维,因而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纤维卷曲数量显著高于双组分复合纤维,从而使双组分复合纤维无法与三组分复合纤维的拔萃的弹性及柔软性相媲美。但是在制备三组分复合纤维的过程中,三组分复合纤维熔体之间的相容性问题显著突出于双组分复合纤维熔体之间的相容性,也就是说,组分愈多,相容性问题愈突出,工艺控制难度相应愈大,否则会影响三组分复合纤维的质量。具体地讲,如果三组分复合纤维的相容性欠缺,那么各个组分的熔体复合后,在单根纤维的纵向方向会产生由不同熔体之间引起的无法有效粘合而出现分叉的现象,从而在后道牵伸或者其它的纺织加工过程中产生毛丝、断头问题,致使三组分复合纤维的质量无法达到业界之预期,甚至难以被市场接受。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同样可见诸关于三组分复合纤维的技术信息,如CN1164810C(聚酰胺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1185377C(聚苯胺/聚酰胺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101892536B(一种三组份纤维混纺及其制造工艺)、CN101768796B(一种多组份复合偏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101798713B(一种多组份复合偏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103233292B(一种间位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和CN105908268B(一种高抗起球和高耐磨的三组分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等等。
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角度考量,若要制备三组分复合纤维,那么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的结构合理与否是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纤维原料的特性粘度对螺杆熔融挤出的温度的适应性等等是不同的,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与制备三组分复合纤维相关装备的技术信息,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不同的纤维原料由不同的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至各自的计量泵并将由各自的计量泵计量后的不同的熔体在分流状态下供给复合纺丝组件而得以体现不同熔体之间的良好的相容性以及满足复合纺丝组件纺制出具有良好弹性及柔软性的纤维要求的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0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塑料颗粒加工用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