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0889.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琦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门窗 玻璃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包括竖杆、隔板、推车、推杆和玻璃本体,所述竖杆共设有四个,且四个竖杆阵列分布在推车的上端面,所述推车的内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一内置槽,所述推车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嵌入安装有第一吸盘,且第一吸盘连接第一内置槽,所述隔板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套环,且套环套接在竖杆上,所述隔板的内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二内置槽,所述隔板的上下端面四角处均嵌入安装有第二吸盘,且第二吸盘连接第二吸盘,所述玻璃本体通过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夹持固定,所述推车上端面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开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具备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力损耗和具备防护措施,确保玻璃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时需要使用到玻璃装饰门窗,现有的玻璃转运设备多结构简单,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移动,但耗时长且劳力消耗严重,使用小推车搬运时容易使玻璃撞击到玻璃的边角部位,造成玻璃破碎,影响使用。现需要一种方便使用,节省劳动力和具备玻璃防护措施,防止玻璃损坏的转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具备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力损耗和具备防护措施,确保玻璃质量的优点,解决现有装置使用不便,容易使玻璃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门窗玻璃转运装置,包括竖杆、隔板、推车、推杆和玻璃本体,所述竖杆共设有四个,且四个竖杆阵列分布在推车的上端面,所述推车的内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一内置槽,所述推车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嵌入安装有第一吸盘,且第一吸盘连接第一内置槽,所述隔板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套环,且套环套接在竖杆上,所述隔板的内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二内置槽,所述隔板的上下端面四角处均嵌入安装有第二吸盘,且第二吸盘连接第二吸盘,所述玻璃本体通过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夹持固定,所述推车上端面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推杆的两端插接在两个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推车的下端面转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盘位于竖杆的内侧,所述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均为真空吸盘。
优选的,所述隔板和推车的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滑动安装有密封滑块,所述滑槽内背离密封滑块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分别连接第一内置槽和第二内置槽。
优选的,所述套环为环形,所述竖杆为圆柱形,且竖杆与套环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和密封滑块,工作人员将玻璃本体搬运到推车上端面的第一吸盘上,通过第一吸盘避免玻璃本体的表面与金属面相接处,降低损坏概率,将隔板的套环套接在竖杆上,隔板下端面的第二吸盘接触固定的玻璃本体,工作人员将另一块玻璃本体放置在隔板上端的第二吸盘上,通过持续摆放隔板可增加玻璃本体的存放量,玻璃本体因重力影响挤压吸盘,吸盘内空气连通进入第一内置槽和第二内置槽内,内置槽内部空气通过通槽排出,通过滑动滑槽内的密封滑块,使密封滑块密封通槽,内置槽内的气压恒定,吸盘吸附玻璃本体,对玻璃本体进行固定,避免运输时产生晃动,防止玻璃本体损坏,堆放完毕将推杆插接在固定柱的插槽内,通过推杆推动本装置,卸货时,滑动密封滑块,空气通过通槽进入,使气压增大,吸盘松开后玻璃本体可移动,本装置使用便捷,且固定方式牢固,增加玻璃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琦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琦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0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组分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农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