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内外装饰板及应用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016.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君;姚传宇;徐爱平;陈敬玉;杨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R13/04;B32B9/00;B32B9/04;B32B27/32;B32B27/08;B32B27/30;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装饰 应用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内外装饰板,包括吸音层、基材层和表面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侧,所述表面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侧;所述基材层包括EPP基板,所述EPP基板表面形成有自结皮塑化层,所述自结皮塑化层包覆所述EPP基板。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内外装饰板,基材层采用EPP基板,EPP基板通过自结皮工艺制成,EPP基板表面形成的自结皮塑化层能够增强EPP基板的外观效果及刚性,降低车内饰板的整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外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内外装饰板及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整车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车内外装饰板的减重也是目前的研究方向。车门中部装饰板普遍采用三层结构:表皮采用PVC或PC+ABS材料缓冲层采用PU发泡材料;骨架采用改性PP、ABS等材料。
市面上采用PP注塑、低密度材料、薄壁化、PP微发泡注塑、PP发泡注塑等材料工艺进行门内饰板本体、侧围内饰板、前后保险杠等塑料的成型制作。为了达到降重降本的目的,发泡占比越来越大,基本的方向就是用发泡替代现在的注塑工艺;
车内外装饰板一般采用注塑成型,传统的塑料材料价格稳定,但是重量一直没有减少,导致内饰零部件价格一直没有降低;采用PP微发泡/PP发泡等工艺形式,经常会出现外观有泡孔的瑕疵,重量上有所减轻,但是外观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是车内外装饰板重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内外装饰板,包括吸音层、基材层和表面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侧,所述表面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侧;
所述基材层包括EPP基板,所述EPP基板表面形成有自结皮塑化层,所述自结皮塑化层包覆所述EPP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EPP基板的密度为360-450kg/m3。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通过胶黏剂与所述基材层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EPP基板的厚度为6-15mm。
所述自结皮塑化层的厚度为2-4mm。
进一步地,所述自结皮塑化层形成有纹理。
所述表面层材质为PU或PVC。
所述EPP基板采用发泡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EPP基板为封闭式泡孔结构。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车内外装饰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内外装饰板,基材层采用EPP基板,EPP基板通过自结皮工艺制成,EPP基板表面形成的自结皮塑化层能够增强EPP基板的外观效果及刚性,降低车内饰板的整体重量。并且所述EPP基板能够用作为外观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EPP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1-自结皮塑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教学实验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场景体验式机械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