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273.6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02;H01M2/3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壳体 壳体 电解液 凹陷 气袋 软包锂离子电池 区域连接 裸电芯 冲型 抽出 本实用新型 电解液污染 电池化成 注射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包括:壳体,裸电芯;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经冲坑工艺后形成第一凹陷部分,冲坑后的第一子壳体与第二子壳体扣合后第一凹陷部分形成冲坑区域和与冲坑区域连接的气袋区域;冲坑区域用于放置裸电芯;气袋区域用于添加电解液以及容纳电池化成时产生的气体;冲坑区域与所述气袋区域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分。采用本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电解液流入或气体抽出的通道,可以显著地提高注射电解液效率,稳定的气体抽出速度,也避免了电解液污染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冲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冲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无污染、无记忆效应、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尤其软包锂离子电池在数码产品上的应用.
现有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冲坑区域与气袋区域交接位置的存在的角度一定程度增强了此处的强度,导致气袋拉开时,此处仍保持一定的闭合,影响气体真空抽出和电解液注入的速度,因此软包电池往往需要多次注液-真空静置-注液-真空静置的循环步骤,才能得到目标注液量,极大的影响和注液效率。同时气体从不稳定的狭缝中抽出时,速度较快,也容易将电解液带起,导致电解液污染壳体,产生外观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注射电解液效率、稳定抽气速度、无电解液溅出污染壳体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包括:壳体,裸电芯;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
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经冲坑工艺后形成第一凹陷部分,冲坑后的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扣合后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形成冲坑区域和与所述冲坑区域连接的气袋区域;
所述冲坑区域用于放置所述裸电芯;
所述气袋区域用于添加电解液以及容纳电池化成时产生的气体;
所述冲坑区域与所述气袋区域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陷部分高度在0.1mm-3mm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陷部分的宽度大于0.5mm且小于所述壳体高度.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并排设置于所述冲坑区域与所述气袋区域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壳体或所述第二子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铝塑膜、铝、不锈钢、高分子材料中任意一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在冲坑区域与气袋区域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分,形成稳定的电解液流入或气体抽出的通道,在注射电解液时,电解液可以迅速从通道中流入电池内部,气体也更容易从通道中抽出,可以显著提高注液效率,稳定的气体抽出速度,也避免了电解液污染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壳体冲型结构第一子壳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