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废弃物柔性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613.5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琴;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派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0;B09B3/00;B09B5/00;B07B1/22;B07B1/42;B07B1/46;B07B1/55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21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物 柔性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废弃物柔性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水平设于支架上的分离滚筒,分离滚筒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分离滚筒上设有可带动其沿轴向转动的驱动装置,分离滚筒内还设有水平的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上分别设有多个蒸汽喷头、喷淋喷头和高压喷头;分离滚筒的筒壁上密布有筛孔,分离滚筒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的导料板,分离滚筒的下方设有出料斗,分离滚筒上还设有隔离罩,隔离罩将分离滚筒、出料管以及出料斗包裹在其内部。本装置可有效分离出餐厨垃圾中的陶瓷和玻璃等杂质,避免陶瓷和玻璃进入发酵罐,大幅提高发酵罐的发酵速率,同时降低发酵罐的故障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废弃物柔性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和食用残余物,通称餐厨垃圾,餐厨垃圾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包括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和贝壳等,甚至还包括破碎玻璃杯、破碎的碟子、碗等各种垃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由餐厨垃圾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显著。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已迫在眉睫,若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和人居环境,而且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餐厨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可通过厌氧发酵进行分解,最终变成生物燃料和有机肥料等。但是在厌氧发酵前首先要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作业,去除其中夹杂的玻璃和陶瓷等无机杂质,如果不能分离出餐厨垃圾中的玻璃和陶瓷等杂质,玻璃和陶瓷进入发酵罐后不仅会降低发酵罐的反应速度,还会危害系统的稳定性,进入发酵罐的玻璃和陶瓷太多时,就需要停止厌氧发酵作业进行清罐,大大增加设备维修成本。目前在分离过程中一般使用机械粉碎的方式处理餐厨垃圾,并将餐厨垃圾中的陶瓷玻璃等粉碎成碎片,但是这些碎片进入厌氧发酵罐后会沉淀至罐底,长期累积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发酵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废弃物柔性分离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餐厨垃圾处理中,无法有效分离餐厨垃圾中玻璃和陶瓷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废弃物柔性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水平设于支架上的分离滚筒,所述分离滚筒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进料管、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分离滚筒上设有可带动分离滚筒沿轴向转动的驱动装置,分离滚筒内还设有水平的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所述蒸汽管上设有若干蒸汽喷头,所述喷淋水管上设有头部朝下的若干喷淋喷头,所述高压水管上设有头部朝下的若干高压喷头;
所述分离滚筒的筒壁上密布有筛孔,分离滚筒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的导料板,分离滚筒的下方设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固定于支架上;分离滚筒上还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将分离滚筒、出料管以及出料斗包裹在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并排设置,且由分离滚筒的进料口一端穿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沿分离滚筒的中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喷淋水管和高压水管的前端延伸至分离滚筒的出料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滚轮、转轴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支架上,伺服电机上连接有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上连接有水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座设于支架上,第一转轴上设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与分离滚筒的外壁相切;所述分离滚筒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转轴对称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两个对应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筛孔的直径为3~10mm。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处呈喇叭形且敞口较大的一端朝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派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派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上料测试转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SMA驱动的仿尺蠖弹性钩爪式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