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2588.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振;刘财民;王小军;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52 | 分类号: | 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42110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阀 继动阀 气囊 承载气囊 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 一对一控制 提升气囊 储气筒 驱动 提升桥空气悬架 气控制系统 安全性能 低压阀 高压阀 提升桥 侧倾 两路 同侧 串联 变形 满载 三通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提升气囊和两个继动阀相连接,每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另一路与两个高度阀相连接,每个高度阀分别连接一侧的驱动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每个高度阀还通过串联的限高压阀和限低压阀连接一个所述继动阀。本实用新型能更精确的控制左右承载气囊、驱动气囊的高度,防止气囊变形,避免满载时侧倾,也可使提升桥承载时,同侧同步,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载货车上装配空气悬架的设计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载货车上带提升桥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储气筒1'、电磁阀2'、提升气囊3'、继动阀4'、承载气囊5'、高度阀6'和驱动气囊7',所述储气筒1'通过三通8'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2'相连接,电磁阀2'的一个端口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提升气囊3'相连接, 电磁阀2'的另一个端口与继动阀4'相连接,继动阀4'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承载气囊5'相连接;另一路与一高度阀6'相连接,该高度阀6'的一个端口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驱动气囊7'相连接,车架两侧每侧设有两个驱动气囊, 高度阀6'的另一端口与继动阀4'相连接。提升桥的提升气囊为囊式气囊、承载气囊和驱动气囊为膜式气囊。
这种带提升桥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在空载或满载各种工况行驶时,发现存在以下较严重的状况:(1)提升桥放下起承载作用时,在充气初始阶段,后桥的驱动气囊7'内气压较弱时,提升桥的承载气囊内快速进气,快速升起,有顶起车架并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潜在风险;(2)车架两侧的四个驱动气囊只通过一个高度阀控制,高度阀摆臂稍有摆动,会引起两侧的驱动气囊内气压不一致,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总是侧倾,两边同步较难调整;(3)车架两侧的承载气囊通过一个继动阀来控制,因载荷在两侧的分布稍有不均,使得两侧承载气囊可能不同步进气,或高度不一致,影响后面驱动气囊气压和高度;(4)以5T的提升桥为例,承载气囊设计的气压最高不大于0.5Mpa,但实际最高气压达到了0.85Mpa,超过设计压力使承载气囊存在危险、使用寿命短;(5)满载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倾,内侧承载气囊负荷增加,在高度不变时,气压升高,当恢复直线行驶时,负荷恢复正常,为保持承载气囊的高度不变,气压需要减少,但多余的气体排不出,造成气囊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提升气囊和继动阀相连接,继动阀与承载气囊相连接;另一路与高度阀相连接,高度阀分别与驱动气囊和所述继动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动阀为两个,一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
所述高度阀为两个,其中一个高度阀连接设在车架一侧的驱动气囊,另一个高度阀连接车架另一侧的驱动气囊;
所述一个高度阀对应连接一个继动阀,且高度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限高压阀和限低压阀。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承载气囊的出气端口上增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气囊为两个,车架两侧各设一个。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经过优化设计后,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高度阀和继动阀均由原来一个同时控制左右驱动气囊和承载气囊进气,改为分别由两个高度阀和继动阀单独控制,可更精确的控制左右气囊的高度,避免满载时侧倾,也可使提升桥承载时,同侧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2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悬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扭力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