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熔硫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5271.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C01B17/027;B01D53/4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诚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67 | 代理人: | 邱强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熔硫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熔硫釜,它包括釜体,釜体外部设置有外夹套Ⅰ,釜体内腔为熔硫腔,熔硫腔内设置有脱硫废液导流板、内胆、硫泡阻溢器、防堵加热器,釜体上端设置有废液进口与熔硫腔连通,设置有清液出口与内胆内腔上端连通,釜体下端设置有排硫口,所述的脱硫废液导流板与内胆构成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罩形,内胆与熔硫腔内壁设置有间隙,内胆设置有蒸汽盘管,防堵加热器设置在熔硫腔下端,对熔硫腔下部的硫加热,使其保持液态,所述的硫泡阻溢器为带孔挡板,与内胆内上部固定连接,整个装置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有效地对含硫泡沫进行熔融,将液体和硫分离并将硫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行业中的熔硫釜,具体为一种硫泡沫进行熔融硫分离的连续熔硫釜。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厂使用的熔硫釜因结构不合理问题,生产中消耗蒸汽量大,熔融分离后的清液会带走大量的硫颗粒,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因结构问题经常发生排硫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连续熔硫釜,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有效地对含硫泡沫进行熔融,将液体和硫分离并将硫回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熔硫釜,它包括釜体,釜体外部设置有外夹套Ⅰ,釜体内腔为熔硫腔,熔硫腔内设置有脱硫废液导流板、内胆、硫泡阻溢器、防堵加热器,釜体上端设置有废液进口与熔硫腔连通,设置有清液出口与内胆内腔上端连通,釜体下端设置有排硫口,所述的脱硫废液导流板与内胆构成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罩形,内胆与熔硫腔内壁设置有间隙,内胆设置有蒸汽盘管,防堵加热器设置在熔硫腔下端,对熔硫腔下部的硫加热,使其保持液态,所述的硫泡阻溢器为带孔挡板,与内胆内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釜体外部上端设置蒸汽进口Ⅰ与外夹套Ⅰ和蒸汽盘管连接,釜体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Ⅰ与外夹套Ⅰ和蒸汽盘管下端连接,外夹套Ⅰ和蒸汽盘管并联。
所述的防堵加热器为上下端均开口的倒锥形结构,与熔硫腔下端固定连接,椎体外壁设置有夹套Ⅱ,夹套Ⅱ上端连接蒸汽进口Ⅱ,下端连接冷凝水出口Ⅱ,蒸汽进口Ⅱ、冷凝水出口Ⅱ设置在釜体下部。
所述的釜体内上部设置有回流腔,回流腔通过隔板与熔硫腔密封隔开,回流腔与釜体外部的清液出口连接,导流板固定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上端与回流腔连通,下端与内胆内腔连通,回流管及导流板设置在硫泡阻溢器上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下端设置在硫泡阻溢器下端,连通内胆内腔和回流腔,确保两者压力平衡,其竖向设置,上端与回流腔连接,下端与内丹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胆固定设置在熔硫腔的中上部,下端开口便于分离后的清液进入并从内胆上端流出。
所述的釜体还设置有就地仪表接口、远传器接口,便于连接检测装置,远传器接口用于连接智能排硫用的检测装置,便于实现熔硫釜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的外夹套Ⅰ设置在釜体的外部,上端与蒸汽进口Ⅰ连通,下端与冷凝水出口Ⅰ连通,通过蒸汽流经外夹套Ⅰ对釜体进行加热保温。
蒸汽盘管与外夹套Ⅰ里的蒸汽同时对流进内胆与外夹套Ⅰ中间的脱硫废液进行辐射加热,将泡沫加热至硫泡沫破裂的温度,硫泡沫破裂成微小颗粒的单质硫并迅速聚集增大,依靠重力固液分离,硫流向釜体的最下部排出,清液从釜体内胆内上部排出。
所述的脱硫废液导流板为锥形,将釜体顶部流进的脱硫废液进行导向,使其均匀流入外夹套Ⅰ和内胆之间的空隙内。
所述的硫泡阻溢器是釜内上部设置的多孔挡板,水平布置,将内胆内腔隔开,板身均布有通孔,目的是将熔融脱硫废液时产生的硫泡破碎,使流出的液体内不含硫颗粒。
所述的防堵加热器是将熔融的硫保持在120℃-130℃呈液体硫状态,排硫时不因硫的温度低凝结而堵塞排硫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5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