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车身车门配重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5471.X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贾长龙;张欣;郑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车门 配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车身车门配重块,具有:基本配重块,其横截面呈“T形”,基本配重块底部能够放入车门水切内外板之间;调节配重块,能够与基本配重块的前后侧边可拆卸连接;缓冲板,与基本配重块的左右两端连接,重量可调,通用性高,能够移至车门窗框的最后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车门配重块。
背景技术
焊装车间在进行车门焊接的时候,车门上并未装配内饰件、护板、玻璃等附属件,如果直接将车门对准到位进行装配的话,车门会在总装车间装配好附属件后因新增的重量而下垂,因此必须在总装车间装配好附属件前对车门进行预调整。因此,在汽车白车身车门装配时,一般会先在白车身车门上挂装一块配重块以模拟总装后的车门重量,以此定位白车身车门,再进行装配作业,从而保证总装后汽车车门与侧围、翼子板之间的间隙符合质量要求。其中配重块的重量约等于总装车门附件的重量。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但目前的配重块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配重块为整体件,做好以后无法根据整车匹配需求进行重量调整,通用性差;2、配重块都采用挂钩悬置,配重块移至车门最后端时与侧围产生干涉无法关闭车门,从而导致现有配重块较重,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3、配重块悬挂至车门内板内水切处,因重量过大易导致门内板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可调,通用性高,能够移至车门窗框的最后端的白车身车门配重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车身车门配重块,具有:
基本配重块,其横截面呈“T形”,所述基本配重块底部能够放入车门水切内外板之间;
调节配重块,能够与所述基本配重块的前后侧边可拆卸连接;
缓冲板,与所述基本配重块的左右两端连接。
所述述基本配重块的每一个侧边上均能叠放多个调节配重块,所述调节配重块与基本配重块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缓冲板为聚氨酯板,所述聚氨酯板与所述基本配重块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连接。
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基本配重块的顶端连接。
所述调节配重块与基本配重块的连接螺栓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所述内六角圆柱头螺栓上套装有弹簧垫片和平垫片。
聚氨酯板与所述基本配重块的连接螺栓为Z型十字槽沉头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无需挂钩,配重块可移至车门窗框的最后端,配重块与车门的放置稳定可靠且配重块制造重量相对较轻。因此本实用新型白车身车门配重块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重量相对较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白车身车门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基本配重块,2、调节配重块,5、聚氨酯板,8、弹簧垫片,9、平垫片,10、把手,11、内六角圆柱头螺栓,13、Z型十字槽沉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白车身车门配重块,具有:
基本配重块,其横截面呈“T形”,基本配重块底部能够放入车门水切内外板之间;
调节配重块,能够与基本配重块的前后侧边可拆卸连接;
缓冲板,与基本配重块的左右两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5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系统隔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氨电解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