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修磨检测装置和修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755.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曹兴达;胡安涛;王亚龙;黄凯东;丘邦超;陈振城;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磨检测装置和修磨设备,用于焊接设备领域,修磨检测装置,包括电极定位部件,设有电极定位孔;出光组件,能够向所述电极定位孔方向射出光线;光线接收组件,能够接收由所述电极定位孔中电极反射的光线;光线强度检测部件,与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连接,能够检测光线接收组件接收的光线的强度。修磨设备,包括电极修磨组件和以上所述的修磨检测装置,所述修磨检测装置通过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电极修磨组件上。其采用光线反射原理,完成对电极氧化层的修磨状况的检测,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检测稳定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焊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磨检测装置和修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白车身制造领域普遍采用电阻点焊的焊接方式,在每次焊接后,电极顶部都会因较大的发热量而形成一层氧化层,当氧化层累积至一定厚度时,就会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定期对电极顶部进行打磨以去除产生的氧化层、修复电极的外形。在电极修磨过程中,存在电极修磨失败或修磨不完全的可能,在没有对其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修磨失败或修磨不完全的电极会带着过厚的氧化层继续进行焊接,极大地影响焊接质量,对白车身生产造成损失。
现有技术中,对电极帽的修磨后的检测,大多采用图像识别、颜色识别等检测方式,这种检测方案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修磨检测装置和修磨设备,其采用光线反射原理,对电极氧化层的修磨状况进行检测,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检测稳定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修磨检测装置,包括
电极定位部件,设有电极定位孔;
出光组件,能够向所述电极定位孔方向射出光线;
光线接收组件,能够接收由所述电极定位孔中电极反射的光线;
光线强度检测部件,与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连接,能够检测光线接收组件接收的光线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电极定位孔包括第一电极定位孔和第二电极定位孔,所述第一电极定位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孔镜像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定位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孔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电极定位部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出光组件安装孔和第一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所述第一出光组件安装孔和第一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均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定位孔开设,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电极定位孔两侧,所述第一出光组件安装孔中设有所述出光组件,所述第一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中设有所述光线接收组件。
优选的,所述电极定位部件上设有所述第二出光组件安装孔和第二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所述第二出光组件安装孔和第二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均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孔开设,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孔两侧,所述第二出光组件安装孔中设有所述出光组件,所述第二光线接收组件安装孔中设有所述光线接收组件。
优选的,所述电极定位孔具有呈球面形的内壁面。
优选的,所述出光组件包括光纤发射头,所述光线接收组件包括光纤接收头。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和限位部件,所述电极定位部件和限位部件设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限位部件与外壳通过连接件连接,并将所述电极定位部件夹紧,所述限位部件与电极定位部件通过定位销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和/或盖板上在正对所述电极定位孔的位置设有电极过孔。
优选的,所述光线强度检测部件包括设在外壳中的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发射头和光纤接收头均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所述盖板上于正对所述光纤放大器显示区域的位置设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