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9066.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玮;李红;李小斌;冷超群;杨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氨氮 垃圾 渗滤 前端 去除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吹脱塔和吸收塔,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调碱区进水端与调节池连接,产水区出口与吹脱塔上部连接,吹脱塔底部设有鼓风机,吹脱塔上部出气口与吸收塔底部进气口连接,吸收塔上部设有物料进口。该系统中絮凝沉淀一体化机构集调节pH、絮凝沉淀、储水于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COD,而且通过吹脱塔和吸收塔将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氨肥,无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渗滤液氨氮浓度,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成分非常复杂,既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也有重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国家环保高压之下,全国各地很多垃圾填满场采用应急处理设备,应急设备工期短,产水快,但是这种应急设备治标不治本,不断产生浓缩液使垃圾渗滤液水质越来越差,污染物浓度倍数增加,使之后续处理越来越难。氨氮的富集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有毒性作用,生化系统无法培养出一定量的生物群落,从而使得后续生化系统难以开启。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氨氮垃圾渗滤液难处理,对后续生化系统产生污染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吹脱塔和吸收塔,所述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产水区出口与所述吹脱塔上部连接,所述吹脱塔底部设有向上吹气的鼓风机,所述吹脱塔上部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底部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收塔上部设有用于向下输送物料吸收氨氮的物料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碱区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泥斗。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导流筒正下方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中心导流筒底部间距100~250mm布置;所述反射板为中间高侧边低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挡板为PP斜板,PP斜板倾斜布置的倾斜角为50~60°,其高度为1m,且PP斜板的高端面通过出水堰与所述产水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吹脱塔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折板除雾器、填料和第一布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直径为30~50mm;所述第一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进一步的,所述吹脱塔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罐,所述产水罐的出水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循环进料泵与吹脱塔中部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生化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内部由上至下布置有第二折板除雾器和第二布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第二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有产料罐,所述产料罐的出料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进酸泵与吸收塔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产料外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9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